在成功試運行近一個月后,3日,省公安廳正式推出“指尖辦事、一趟完結”便民措施。今后,市民隻要通過微信公眾號“福建治安便民”上的“辦事大廳”,動動手指,就能辦理10項戶政業務和2項治安業務。
市民需要辦理國內出生落戶、投靠父母落戶、投靠成年子女落戶、投靠配偶落戶、家屬隨軍戶口遷入、錄用調動落戶、軍隊無軍籍退休職工安置、出生日期更正、民族變更、姓名變更等10項戶政業務,以及民爆物品購買許可、民爆物品運輸許可等2項治安業務時,隻要通過微信公眾號“福建治安便民”上的“辦事大廳”,直接拍照上傳所需材料,經過互聯網交互到公安內網治安管理信息系統,由公安機關對群眾身份及提交的電子材料進行要件形式審查,決定是否受理並應用電子簽章逐級審核、審批。在審核、審批過程中,對申請材料的審核意見自動通過微信與群眾交互,及時補齊材料。預審批通過后,微信會自動通知申請人持材料原件到辦事窗口進行同一性認定,認定審批有效后,當場領証,實現“先批后辦、一趟辦結”。
在微信上的“辦事大廳”辦事方不方便?記者模擬辦理“姓名變更”業務,進行了體驗。先用手機打開微信,檢索公眾號“福建治安便民”,關注后,在業務選項中順利找到了“姓名變更”,根據提示填寫相關信息。在較容易出錯的提交材料環節,系統還附帶樣圖,告訴用戶要傳什麼材料,一目了然。
“很多網上審批因為沒有解決好紙質材料如何審核的問題,變為實際上的網上、網下並行審批,工作效能提升不明顯。這次,我們在法律規范的框架內,對行政審批流程進行了再造,把原來前置的材料收件、核驗環節后置,先在網上對群眾提交的電子圖文信息進行形式上的預審批,審批通過后再通知群眾網下到窗口查驗身份、交驗原件、領取証照,真正實現先批后辦,隻要一趟就能完結。”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有了這項便民措施,大大節省了審批時間,縮短了辦事周期。
該措施自上個月試運行以來,全省已經成功受理業務234筆,全流程辦結105筆,共有102名群眾通過“指尖辦事”項目辦成了自己想辦的事。下一步,省公安廳還將不斷豐富這項便民舉措的功能。比如,不久將上線的“新生兒取名指引”,用戶通過它,可以查詢所取名字在省內是否有重名,名字內是否有非規范漢字等。(見習記者何海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