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大事小事都由我們說了算”

廣西靖西縣武平鎮排林屯設理事會“民主決策”,群眾從“圍觀”變“參與”

2014年09月03日15:58  來源:廣西日報

  “過去一到晚上,兩眼一抹黑,很是不便﹔裝了路燈后,大家都喜歡走家串戶了。”初秋時節,來到靖西縣武平鎮排林屯採訪,屯裡一排整齊的路燈讓記者眼前一亮。

  “屯裡修路燈這事,是由鄉親們自己投票定的。”村民關振興說。召集大家投票的,就是屯裡的屯務理事會。

  原來,從去年開始,排林屯成立由7名村民代表組成的屯務理事會,代表均由村民推選產生。平時,理事會收集大家的意見建議,確定屯裡待辦重大事項,最后召集村民投票“民主決策”,並組織實施。

  “以前,村屯的大事往往由鄉鎮干部、村干部和村民組長等少數人決策,大多數村民隻限於‘知情’和‘圍觀’,缺少直接參與。”武平鎮義興村支書黃朔告訴記者,這樣一來,決策的民主性大打折扣不說,甚至有時候,決定了的事項村民不服氣、不買賬,實施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現在大事小事都由我們說了算,自己選定的事情,干起來渾身有勁,心裡也樂意。”排林屯村民黃大勇感慨道。如今,隻要理事會一召集,各家各戶都是高“出勤率”,“這在以前沒法想象。”

  “你看村頭的這條田埂路,一下雨,路上的泥有一寸深,車輛進不去,肥料運不了,田裡的稻子和煙葉收獲后全靠人扛肩挑。”黃大勇告訴記者,為解決這一問題,今年中元節期間,返鄉過節的多名務工青年向屯務理事會提議對田埂路進行硬化,理事會商議后把它列入了排林屯今年議事的“重大項目”。

  前不久,理事會召集全屯52戶的村民,舉行一次民主投票。“每戶出一名代表,用玉米粒做選票,一粒一票,決定是否要修建田埂路,結果贊成票超過半數,結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全屯村民投工投勞,這個月底就要動工啦!”黃大勇高興地說。

    目前,義興村所有村屯均成立了屯務理事會。在理事會的“運作”下,一大批建設項目陸續“上馬”:足榮屯群眾選出了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准備自籌資金翻修戲台,重新組建屯文藝隊﹔隴立屯群眾選出了新修水渠、屯級道路硬化等實施項目,完善屯裡基礎設施建設……

  “不論大事還是小事,都由群眾民主投票決定,便於找准各村屯發展的重點和路子,也極大調動了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武平鎮黨委書記林良臣介紹說,現在屯務理事會的民主決策制度在全鎮各村屯都建立了起來,鎮裡還幫助制定了《屯務理事會選舉辦法》和《屯務理事會章程》進行規范。今年以來,通過屯務理事會,武平鎮各村屯共投票選出重點實施的項目和實事共40多個(件)。

  “這種‘參與式’的民主決策方式,真正把屯裡事務決定權交給農民,充分體現了他們的意願,讓群眾真正‘當家做主’。”靖西縣委組織部部長李永謀說,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整改工作,靖西准備在全縣各鄉鎮村屯推廣建立屯務理事會制度,以此解決基層存在的“優親厚友”“軟弱渙散”等問題。(記者 歐乾恆 董文鋒 通訊員 趙璧慶)

分享到:
(責編:喬業瓊、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