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武漢市江漢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委圍繞解決“四風”突出問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圍繞更好地履行工作職能職責,堅持立行立改、專項整治、集中整治,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問題和所需所盼,讓群眾明顯感受到變化,真正得到實惠。
推進農貿市場改造,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積極參與全區22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選派執法人員全日駐場督促指導,加強對群眾關注度高的鹵制品、豆制品、醬腌菜、米面制品等經營行為的規范管理,嚴格落實獎懲舉措,有力推進全區集貿市場的改造升級。目前,全區集貿市場升級改造完成率100%﹔270戶鹵制品、豆制品、醬腌菜、米面制品重點品種經營戶通過整改達標,提檔升級率為98%。
建設小餐飲便民服務區,改善百姓生活需求。通過政府引導、企業投資、標准建設、疏堵結合、規范管理,在學校和集貿市場周邊、老舊社區、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設立小餐飲便民服務區。對小餐飲經營企業統一門面、統一風格、統一公示、統一著裝、統一管理,提高小餐飲便民服務區硬件條件和管理水平。目前,全區已完成199戶小餐飲提檔升級,初步在漢口火車站、萬鬆園雪鬆路、發展二路、統一街、前進五路、新華路、武展東路等7個重點路段建成小餐飲便民服務區。改造一新的小餐飲便民服務區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既促進了小餐飲企業規范守法經營,保障了人民群眾食品安全,也改善了居民群眾生活環境和城市面貌。
開展重點品種監測,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針對食品藥品安全風險監測不夠的問題,加大專項整治、集中整治力度,全方位開展重點品種監測。對轄區64家西式快餐店使用上海福喜問題食品開展專項清查,封存涉嫌過期肉制品333公斤﹔對1370件鹵制品、醬腌菜、豆制品、米面制品、糕點等重點食品開展抽檢,強化問題品種的跟蹤監測和追溯監督﹔加大瘦肉精、蔬菜、水果、水產品等農產品檢測力度,完成檢測4834批次﹔開展藥品和器械抽檢66批次,收集上報藥品、器械不良反應176例,努力排查食品藥品安全隱患。
強化校園專項整治,保障師生飲食安全。聯合教育部門對轄區60所學校食堂開展專項檢查,通過動員培訓,跟蹤指導,升級改造軟硬件,積極推動學校食堂規范管理提檔升級。目前,轄區內B級以上學校食堂達到47戶,佔全區學校食堂的41.23%,較去年增加了24戶,提升率104.35%。
嚴肅查處違法行為,實行食藥品違法 “零容忍”。進一步加強與公安部門聯系,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司法銜接,推行食品藥品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共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518件。其中一起無証收購銷售藥品案移交司法部門,犯罪嫌疑人被判處1年有期徒刑﹔一起無証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已移送公安部門處理。
推進黨員“五進社區”,拓寬服務群眾渠道。整合部門資源和力量下沉基層,組織局黨委所屬9個基層黨支部與單位所在社區結對,深入開展黨建進社區、服務進社區、法治進社區、監管進社區、科普宣傳進社區“五進社區”活動。聯合社區黨組織舉辦“聯合黨課”,邀請社區老黨員講黨課,讓黨員干部接受教育。依托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設立“養生課堂”,選派技術骨干每月為居民群眾舉辦食品藥品安全知識講座﹔組織全局140名在職黨員到結對社區報到,主動認領“微心願”和公益崗位,為孤寡老人送溫暖,幫助殘疾居民體檢,指導居民群眾清理家庭藥箱,免費為居民群眾檢測食品藥品,讓黨員干部在共同勞動、幫扶解困、服務群眾中了解群眾心聲,傾聽群眾意見,增進群眾感情。
完善內部管理機制,狠糾隊伍作風問題。加強整治“四風”問題的長效機制建設,進一步完善《食品藥品投訴舉報處理流程圖》、《行政執法文書暫行規范》,強調首問負責制,加大舉報投訴專線24小時值守制度的督查力度﹔制定《執法人員規范用語和著裝管理規定》,加強隊伍管理,促進文明執法﹔嚴格落實考勤制度和廉政午餐制度,從細微處抓實基層干部作風建設。對今年以來的群眾投訴案件、行政處罰案件組織開展“回頭看”,認真總結反思,查找漏洞,進一步糾正基層干部作風不實,對待群眾投訴處理、回復不及時的問題。
(長江黨建雲平台供稿 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