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委書記駱惠寧在聽取同仁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時指出,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蘭考縣委和河南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時的講話精神,清醒把握本地活動進展情況、薄弱環節和進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准、實、細”上下功夫,確保活動取得人民滿意的成果。目前,我省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各單位已經進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的第三環節工作,在這個關鍵的節點,駱惠寧關於“准、實、細”的指示,為全省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第三環節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和著力點。
在“准”字上下功夫,各級黨委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准確把握活動的總體進展,做到心中有數。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群眾家門口開展,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動作,群眾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如果我們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鬆鬆垮垮、馬馬虎虎、草率應付了事,那隻會影響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威信,加深人民群眾的不信任。因此,要高度重視,把從嚴要求貫穿活動始終,統籌謀劃,統一部署,明確什麼階段抓什麼工作,工作由誰抓、抓到什麼程度算“過關”﹔要緊鑼密鼓,堅持一環套一環,不走過場,不搞形式主義﹔要實打實,把第三環節工作的每一步走穩、走實、走好,進而推動各項事業順利展開。
在“准”字上下功夫,要著力找准薄弱環節,准確把握問題、深入解決問題。對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群眾期望值高,迫切希望黨和政府能夠幫助其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因此,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主要負責同志,要更加突出問題導向,堅持找不准、找不了問題不放過,解決不了、解決不好問題不放過,深入廠礦社區、深入農村牧區,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從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中找准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不以籠統問題代替細節問題、表象問題代替具體問題、工作問題代替作風問題,切實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問題,特別是發生在干部身上的不正之風問題,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一件一件地改,積小勝為大勝,以解決問題的實際行動取信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