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群眾路線工作法100例征集

杭錦旗以“三到三用三評”干部下基層工作法統攬教育實踐活動

2014年09月01日10: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杭錦旗黨委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全面推行了“三到三用三評”干部下基層工作法,以提升黨員干部的群眾工作能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為活動的開展起到較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三到”,即工作到村、服務到戶、溫暖到心,這是干部下基層的主要載體,重點解決如何沉下去以及沉下去干什麼的問題﹔“三用”,即用群眾立場考慮群眾問題、用群眾語言與群眾交流、用群眾辦法解決群眾矛盾,踐行“辦法從群眾中來、工作到群眾中去”的總要求,這是干部下基層的主要方法,解決的是沉下去后怎麼干的問題﹔“三評”,即群眾月評、基層季評、組織年評,這是干部下基層的約束機制,倒逼黨員干部沉下去,解決的是干好、干壞誰說了算的問題。

通過2013年一年時間的試點推行,“三到三用三評”干部下基層工作法証明了其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受到了基層群眾的普遍歡迎,為提升干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推進服務方式轉變、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搭起了制度平台,也為我旗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了扎實良好的群眾基礎。因此,在我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時,全面推行了“三到三用三評”干部下基層工作法,作為推進活動的有力抓手,貫穿於教育實踐活動“學、查、改”全過程,收到了良好效果。

2013年推行“三到三用三評”干部下基層工作法情況

主要做法

“三到三用三評” 干部下基層工作法的核心,就是通過“三評”工作機制倒逼黨員干部沉下去、真正做到“三到”,掌握並運用“三用”群眾工作法,踐行“辦法從群眾中來、工作到群眾中去”的總要求,達到推動發展、服務群眾、提升能力、維護穩定、轉變作風多贏的效果。

一是用群眾語言和群眾交流——讓干部沉下身來。通過“六步法”聯系感情、了解民情。第一步,沉到基層。實行駐村工作制度,要求每名科級干部每月至少到所聯系的嘎查村工作7天,全年駐村工作不少於三個月。第二步,遍訪群眾。每月走訪一遍所聯系的嘎查村農牧戶,與農牧民促膝談心,了解其所想、所需、所急,詳細記錄民情筆記。第三步,結交朋友。與農牧民交朋友,特別是與困難群眾“結親”,每人至少結交3-5戶窮親或農牧民朋友,全旗1200多名科級及其后備干部與近6200多名群眾結成了對子、結交了朋友。第四步,拜師學藝。要求每名干部至少拜3名左右重點群眾為老師,向其學習實用本領,學會用群眾語言宣傳政策和與群眾交流。向致富能手學習種養殖技術,每人至少掌握1-2項實用技術。第五步,經受鍛煉。每月至少進村與困難農牧戶同吃同住同勞動一天以上,親身體驗農村和農民生活。第六步,參與工作。將每名干部都編進了鎮村工作組,參與鎮村兩級重要會議、重點工作和重大決策,以不脫產挂職的形式在推進實際工作的實踐中學經驗、提能力。通過“六步法”,讓干部與群眾零距離溝通接觸,培養群眾感情,學會群眾語言,最終聽到群眾的真話實話。

二是用群眾辦法解決群眾矛盾——讓干部掌握方法。要求每名干部必須落實好以“扶持一批發展項目、解決一批民生問題、強化一批基層組織、化解一批社會矛盾”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一批”任務,學會用群眾辦法,下大力氣解決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

第一,扶持一批發展項目。普遍實施了“五個一連環帶動”措施,即:一是制定一個長遠發展規劃。每名領導干部緊密結合所聯系的嘎查村實際,圍繞現狀分析、產業定位、建設內容、保障措施、總體目標、規劃期限等完善規劃體系。目前,76個嘎查村均制定了3—5年的發展規劃和推進措施。二是落實一個發展項目。根據發展規劃制定《項目分配方案》,採取領導分類領辦項目、科級后備干部分組實施項目,共幫助聯系點落實發展項目154個。三是帶去一批致富信息。廣大干部立足自身優勢,為農牧民帶去惠民措施、致富信息近1萬條。四是壯大一個合作組織。圍繞發展特色種養殖產業,積極幫助理思路、解難題、謀發展,走“公司+協會+農牧戶”的發展路子,在幫助建立和壯大農牧業專業合作組織中,推動農牧業產業化、規模化,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現全旗已幫助建立各類專業合作組織302個,覆蓋2951戶農牧民。五是培育一批現代農牧業示范點。根據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通過技術服務、資金傾斜、項目支持和品牌帶動等措施,發揮典型引路、示范帶動作用,發展壯大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5家,規模種養殖大戶70戶,精品專業合作組織18個。

第二,解決一批民生問題。普遍實施了“兩個一關愛”措施:一是制定一個幫扶計劃。領導干部與嘎查村困難群眾“結親”后,在分析致貧原因、發展優劣勢的基礎上,幫助“結親戶”制定合理可行的幫扶計劃,以每個結親戶有安居房、有致富本領、有致富產業為標准,幫助困難群眾全面脫貧。二是落實一批惠民實事。從幫助解決群眾“最盼”的就業、社保等問題入手,實施就業援助、社保覆蓋、城鄉救助等民生行動﹔從幫助解決群眾“最急”的看病、住房等問題入手,實施健康關愛、生育關懷、住房保障等民生行動。到目前,累計為基層群眾解決燃眉之急問題8600多個。

第三,強化一批基層組織。普遍實施了“三個一推進”措施:一是創建一批示范群體。對照示范群體標准,研究制定培育和創建工作方案,通過協調落實項目資金、聯系指導黨建工作等方式,在組織活動、黨員培訓、經費支持等方面實行重點扶持。二是轉化一批后進黨組織。結合后進黨組織工作實際,通過領導干部駐村、擔任嘎查村“第一書記”的形式,先后選派76名干部到76個嘎查村擔任第一書記,實現一村一名第一書記目標﹔選派341名干部擔任黨小組第一組長,選派93名干部擔任黨員中心戶建設指導員,通過抓人促事,有針對性地加強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等。積極協調涉農涉牧、公益和社會事業項目資金資源向后進村傾斜,並實行一包到底、不轉化不脫鉤的責任制度。目前,全旗已有85%的三類嘎查村黨組織得到了晉位升級,基層組織建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三是建好一批活動陣地。多措並舉為聯系點籌集建設資金,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方式,著力建設一批標准化活動陣地,解決基層群眾無地方議事、辦事和活動的問題。到目前,已幫助開工建設嘎查村活動陣地8處,續建、改擴建9處,建成后可實現100%嘎查村有標准化陣地目標。

第四,化解一批社會矛盾。全面推行了化解群眾矛盾“四步法”,即:第一步,排查矛盾。採取座談、問卷、走訪等形式,了解存在的各類隱患和矛盾,及時掌控第一手資料,並按輕重緩急分類登記造冊。到目前,全旗共排查出涉及草牧場權屬、土地房屋征佔、鄰裡糾紛等制約發展和穩定的瓶頸問題7大類955項。第二步,問計於民。向嘎查村“兩委”班子成員以及嘎查村有威望的老同志及知情群眾請教,聽取他們的看法、意見,並認真將群眾反映的意見記錄在冊。第三步,研究對策。召開分析會,對照查擺出的群眾矛盾,逐一分析梳理根源和症結,根據解決問題的難易程度,分類施策,尋求解決矛盾的最佳途徑。第四步,解決矛盾。對比較復雜的群眾矛盾,通過召開群眾代表、嘎查村干部、蘇木鎮包片領導、相關責任部門組成的協調推進會、現場辦公會等會議,把問題交給群眾議、把辦法讓給群眾提,為充分發揮群眾的聰明才智和表達民意訴求提供平台,在充分集中民意民智的基礎上,按照“矛盾雙方陳述→知情群眾評說→群眾投票表決”的程序進行解決。通過推行“四步法”,到目前,全旗累計化解多年沉積的群眾矛盾1642起。在落實“四個一批”任務的過程,讓干部進一步掌握做群眾工作的方法,提升群眾工作能力。

三是用群眾立場思考群眾問題——讓干部換位思考。通過“三察三看”替民著想、為民謀事。一察政策,看是否與民情相符。要求干部在深入了解民情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找准政策與民情的結合點。堅持從群眾立場出發,逐條逐項察看各類政策規定,本著更貼近基層實際的原則,深入學習、反復修正政策。截止目前,全旗在專項行動中累計修正與基層實際相脫節或結合不緊密的地方政策、規定13項(條),細化完善具體政策37項。二察文件,看是否與民願相符。要求干部盡最大努力找准文件與民願的結合點。以“轉文風、改作風”為切入點,做好給類政策、文件的 “費、改、立”,本著體現群眾意願和易學易懂、簡單實用的原則,對一些官話套話多、大而空的文件進行了清理,對群眾難以理解領會的文件內容進行了修正,先后清理修正各類文件16件,使黨委、政府的文件內容更能反映群眾意願、更容易讓群眾吸收消化。三察辦法,看是否與民風相符。要求干部盡最大努力找准辦法與民風的結合點。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和尊重民風民俗的原則,對理論上行的通、實際上難落實和假、空、大及基層群眾強烈排斥的13項措施辦法進行了修正完善,補充出台政策措施14項,使推進工作的具體措施辦法更貼進基層實際、更貼近民俗民風、更加切實有效。通過“三察三看”,進一步堅定干部的群眾立場,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堅持從群眾利益出發,找准、查實存在問題,用群眾立場思考群眾問題,推動問題解決。

四是落實“三評”機制——讓群眾成為評價主體。基層月點評。為及時掌握工作進度,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實行定期民主評議制度,每月召開一次包聯工作點評會,由旗委工作組組長主持。為確保點評會收到實效,堅持把好三個環節:會前,包聯單位提交情況報告,蘇木鎮黨委對照嘎查村情況匯報,核實為群眾辦實事情況﹔會中,包聯單位負責人匯報情況,蘇木鎮包片領導、嘎查村“兩委”負責人逐個點評,蘇木鎮黨委、人大、政府一把手和旗委工作組組長最后點評﹔會后,公開包聯工作落實情況,接受群眾監督,並記入包聯單位工作台賬。群眾季評議。將干部的實績考評與群眾的“口碑”緊密結合起來。由蘇木鎮黨委組織,分嘎查村組成民主評議小組,每季度開展一次民主評議,通過向嘎查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小組組長、黨員及群眾發放滿意度測評表的形式,就包聯單位和包聯干部辦實事情況接受群眾評議,評議得分記入蘇木鎮工作台賬,並向旗委組織部反饋。凡群眾滿意度測評低於80%的,或包聯工作未落實且群眾意見大的,及時誡勉談話。旗委年考評。旗委組織部統一建立蘇木鎮、部門工作台賬,建立科級干部及科級后備干部民情檔案,年末對包聯單位和包聯干部落實工作情況進行綜合考核評價,考評採取蘇木鎮點評、群眾評議、組織考評相結合的方式,按照蘇木鎮點評佔30%、群眾評議佔50%、組織考評佔20%的比例計算包聯單位和包聯干部的得分,考核結果作為評定單位實績和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通過一環扣一環的有效考評和開展評比活動,實現了干部工作成效大小讓大家說了算,形成了民評官、下評上的科學機制。通過“三評”機制的落實,有效傳到壓力,形成了干部作風倒逼機制和密切聯系群眾機制,暢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問題。

主要成效

通過“三評”機制的落實,將干部下基層的評判權交給了群眾,建立了干部沉下去轉變作風的倒逼機制,爭著、搶著下基層的風氣正在形成﹔通過“三到”機制的落實,讓干部真正走進群眾門、聽群眾聲,紓民所困、解民所憂,為民務實的工作作風正在形成﹔通過“三用”方法的落實,使干部學會了群眾工作的方法要領,向群眾學習、拜群眾為師的學風正在形成,實現了干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基層大發展預期效果。

一是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在服務意識上,通過為各級領導干部落實下基層的硬任務、硬要求,黨員干部帶著感情深入基層,不怕渾身沾滿塵,不怕瑣事纏滿身,與群眾同吃苦、共歡樂,推倒了干群之間的隔“牆”,從心理上打通了“最后一公裡”。在服務方式上,通過組織開展便民、利民、惠民的“送服務”、“送溫暖”、“送項目”等活動,有效解決了服務群眾不深不透的問題,延伸了服務觸角,真正讓農牧民感受到了“到村、到戶、到心”服務,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在政策落實上,通過各級黨員干部帶著問題,深入基層、廣泛調研,找准了政策與民願的結合點,使政策落實不到位、“走在路上”的被動局面得到根本化解,把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了基層的“神經末梢”。

二是群眾工作能力得到了大提升。學會了用群眾語言與群眾溝通,廣大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受到了一次系統深入的群眾路線教育,學會了大量群眾語言和眾多與群眾打交道的辦法,在了解和溝通群眾能力上螺旋式上升。學會了用群眾立場思考群眾問題,廣大干部能從老百姓的立場和利益出發想問題、作決策,在用群眾立場思考群眾問題的能力上得到了螺旋式上升。學會了用群眾辦法解決群眾矛盾,讓干部學會了尊重民意,學會了土辦法,由過去面對群眾害怕、面對矛盾束手無策變為了現在的人人能上陣、人人有辦法,在用群眾辦法解決群眾矛盾的能力上得到了螺旋式上升。

三是工作法的推行贏得了群眾的信任,有效提升了干部的群眾工作能力。“三到三用三評” 干部下基層工作法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首要標准,倒逼干部沉到基層,了解社情民情、推動基層發展、化解社會矛盾,並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首要標准,有效提升了干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本領,為做好群眾工作奠定了基礎。廣大干部在具體的實踐中,從城鎮走向農村,從機關下到基層,自覺由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由粗放服務轉變為精細服務。學會了尊重民意,學會了土辦法,由過去面對群眾害怕、面對矛盾束手無策變為了現在的人人能上陣、人人有辦法,干部用群眾辦法解決群眾矛盾的能力得到了螺旋式上升。

四是工作法的推行密切了干群關系,及時抓整改讓群眾看到了新變化。解決問題、維護利益是做好群眾工作的根本。做群眾工作,重在解決實際問題,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否則就成了空喊口號,不僅不能得到群眾支持,反而會令群眾更加反感。杭錦旗通過“三到三用三評” 干部下基層工作法,讓干部深入群眾、換位思考,用群眾立場思考群眾問題、用群眾辦法解決群眾矛盾,切實維護群眾的利益,真正把服務做到群眾心裡,切實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同時把群眾的建議化為決策的依據,把群眾的智慧運用於實踐,真正將群眾工作做成民心工程。通過這種倒逼機制,使干部深入查擺“四風”問題,下基層不再是走馬觀花的作秀表演,也打破了“總是走在路上”、“近在咫尺、遠隔天涯”、“末梢堵塞”等瓶頸問題,進一步密切了干群關系,有力促進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一大批實事得到了落實、一大批群眾難題得到了解決、一大批群眾矛盾糾紛得到了化解,讓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

以“三到三用三評”干部下基層工作法統攬教育實踐活動

伴隨著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我旗將繼續把“三到三用三評”干部下基層工作法作為推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和抓手,貫穿教育實踐始終,並加以改進與完善。把農村牧區作為鍛煉干部、推動工作、檢驗活動成效的廣闊舞台,有效搭載“學查改”的綜合實踐平台,避免將教育實踐活動落入就學習抓學習,就活動抓活動的窠臼,以達到推動活動、服務群眾、提升能力、化解矛盾、轉變作風的多贏效果。

——在推進“學”中,發揮“三到三用三評”干部下基層工作法總抓手作用。圍繞“到村、到戶、到心”的基本要求,從包聯對象、工作時間、工作內容、基本步驟和目標要求做出了剛性化設計,使干部下基層實現由任務不明、盲目干到任務清晰、系統干的根本性轉變。工作法推行以來,2257名機關黨員干部沉到76個嘎查村、12個社區、19個重點企業,充分發揮機關干部的理論知識豐富的優勢,針對群眾居住“點多、面廣、分散”的特點,採取“集中辦班學,分散流動講”的方式,開展送學下鄉活動,通過領著群眾集體學、帶著課題調研學、服務群眾實踐學等形式靈活開展學教活動,提升學習效果。同時,引導干部與群眾結對子、交朋友,零距離溝通接觸,向群眾拜師學藝,親身體驗鍛煉,學會真本事,學會用群眾語言和群眾交心談心,拉近了干群距離。結合實際深入開展學習討論,用座談的形式、用群眾的語言與群眾溝通交流,在學習討論中找問題,真實掌握群眾對干部怎麼看、要求干部怎麼干,解決干部對自己怎麼看、自己應該怎麼辦的問題,使黨員干部在實踐中思想得到洗禮,認識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升華。到目前,共邀請專家教授講學8次、培訓4100余人次,旗委常委和科局級一把手帶頭開展講學80余次,舉辦各類論壇和講堂12次。在嘎查村、社區等基層組織層的活動中,以群眾路線為主題,將20余個小品、二人台、“好來寶”等文藝節目編排刻錄成光碟分發到黨員群眾中開展學習。組織“第一書記”、包村干部、大學生村官及“三到”服務單位成立群眾性宣講小分隊,開展巡回宣講88場次。

——在推進“查”中,發揮“三到三用三評”工作法切入點作用。把“三到”服務活動作為“學查改”的主要載體,貫穿教育實踐活動的始終,以服務群眾,推動問題解決為主要內容,邊學邊查邊改,以整改的實際成效推動活動,檢驗活動。把用群眾語言與群眾交流、用群眾辦法解決群眾矛盾、用群眾立場思考群眾問題的“三用”方法,作為“學查改”的主要方法,與教育實踐活動聽取意見、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的要求緊密結合起來,重點解決干部下基層怎麼學、怎麼查、怎麼改的方法問題。群眾有“真聲音”,基層有“大智慧”,隻有走近群眾、深入基層,才能聽真意見、真聽意見,才能正確看待自己,真正查擺出問題。通過落實方法中的“六步法”要求,讓干部與群眾零距離溝通接觸,感情學會群眾語言、最終聽到群眾的真話實話。以落實方法中的“三察三看”要求,進一步堅定干部的群眾立場,確保在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等環節都能換位思考,從群眾利益出發,找准、查實存在問題,切實整改到位、制度建長建久。以落實方法中的“四個一批”的任務活動載體,讓干部在推動工作中掌握方法,提升群眾工作能力,站穩群眾立場,以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檢驗干部“學查改”的真實效果。到目前,旗級層面共梳理出5大類694條意見建議,還有近1000條意見建議正在梳理中。蘇木鎮、部門和嘎查村、社區層面也聽取到大量意見和建議。

——在推進“改”中,發揮“三到三用三評”工作法突破口作用。整改落實是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整改的效果直接影響活動的效果。通過推行“三到三用三評” 干部下基層工作法,採取“邊學邊查邊改”的方式,立行立改,從小事做起、從小事改起。進一步轉變干部的工作方式,變被動為主動,變管理為服務,變堵防為疏導,變“上訪”為“下訪”,建立上下暢通的渠道,讓群眾能夠積極主動地交流思想、反映問題,從而准確把握群眾的思想脈搏,及時解決事關其安危冷暖的問題。各單位對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及時進行梳理、系統歸類、深入分析,分別制定整改落實措施,明確完成時限,實行動態銷賬管理。從而加深了與群眾間的溝通和聯系,有效防止問題發現不及時、處理不到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現象發生。同時,通過“三評”機制的落實,有效傳到壓力,形成了干部作風倒逼機制和密切聯系群眾機制,讓群眾在服務中感受變化,使整改落實更具實效性。到目前,對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中,群眾集中反映的15個具體問題進行了專項整治﹔及時啟動了文風會風、評比表彰、紀律作風、服務群眾、干部監督、鎮村接待、干部調配、執法行為等9項立行立改內容,有的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有的已進入實戰階段。在蘇木鎮和部門,對涉及干部管理、公務接待、室內外衛生、公務用車、財經紀律、議事決策機制、服務質量等569項目具體問題進行了整改,從一開始就讓干部群眾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分享到:
(責編:秦華、權娟)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