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群眾路線工作法100例征集

內蒙古根河市:3456工作法 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2014年09月01日09: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背景與創意】

根河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純林業城市,是全國60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之一,總面積20010平方公裡,總人口15.5萬。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政策調整,一些新的問題逐漸顯露,如:國家天保工程實施,根河市進入經濟社會轉型期,經濟增長乏力,弱勢群體2.2萬人,三林問題突出﹔根河屬於冷、少、偏、窮地區,沒有村級建制,群眾需求多樣化與社區服務功能不完善等。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際,為更好地解決林區深層次問題,根河市委立足市情,從“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出發,實施了“3456工作法”,全市黨員干部俯下身來,沉到社區,走進家庭,以踏石留印的決心和抓鐵有痕的舉措,詮釋了“百姓第一”的理念和“為民務實”的情懷,取得了群眾滿意、社會認可的明顯效果。

【主要做法】

三支隊伍作引領,實現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將根河市30名處級干部、440余名科級干部和4000余名黨員組成9個“服務隊”包聯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和13個社區。在每個鄉鎮、辦事處和社區均派駐“一組處級干部、一組科級干部和一組黨員”三支服務隊。處級干部實行包鄉鎮、包鄉鎮所屬機關、事業、非公企業和1戶貧困群眾的“五包”責任制,同時拓展長期幫扶1名貧困家庭學生﹔科級干部與困難黨員群眾結成幫扶對子﹔機關事業單位5名黨員幫扶1名困難黨員群眾,讓服務成為基層組織建設的鮮明主題。截至目前,全市黨員干部走訪群眾近1萬人,和650余戶貧困群眾和390名貧困學生結成長期幫扶對子,累計捐資76萬余元。

四種辦法作支撐,實現由“有形”向“有效”轉變。在解決群眾反映上來的問題上,做到對訴求合理、馬上能夠協調解決的問題,要不等不推不靠,現場解決(當天)﹔對一時解決有困難的問題,要上報上級黨組織,集體研究,限期解決(一周內)﹔對突出重點問題,要及時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匯報,主動解決(兩周內)﹔對疑難復雜問題,積極引導信訪群眾通過信訪、司法等途徑解決(一月內)。

五項機制作保障,實現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轉變。一是成為問計於民的“調研員”。 黨員領導干部共深入社區220次,建立台賬800余個,累計為7800余名群眾上門服務和宣講政策,發放親民連心卡5000余張。二是成為社情民意的“收集員”。黨員領導干部通過下戶走訪,發放《根河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征求意見表》35,000余份、政策宣傳單40,000余份。梳理出364個意見建議和問題,通過“四步梳理”建立“四本台賬”。其中,立行立改台賬79個,近期能夠解決的台賬85個,需要長期解決的台賬108個,需要報請上級協調解決的台賬92個。按照歸口管理的原則,初步擬定整改落實責任部門、單位和解決時限,將問題分解至64個相關單位。三是成為民生保障的“服務員”。2013年,解決社會救助、公共交通、環境整治、公共安全、信訪維穩等民生十件大事,惠及全市居民。另外,根據群眾需求對統建1—24號樓老舊管網進行改造,對市污水主管網進行全面排查﹔撥付690萬元新改建6個社區辦公場所﹔每年新增160萬元提升社區人員工資待遇﹔更新32輛公交車方便群眾出行﹔對全市19座公廁進行了逐個排查,對8座危廁進行重建﹔加強黑木耳良種繁育及生產基地建設,帶動38戶靈芝種植戶脫貧致富,提供小額擔保貸款1566萬元,全年新增就業人員2106人……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四是成為矛盾糾紛的“調解員”。截至目前,共排查矛盾糾紛438件,化解393件,化解率92.2%,全市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2%。五是成為黨建工作的“指導員”。截至目前,市四大班子、各參學單位累計集中學習7753次,參學59897人次,觀看視頻1255次,觀影20936人次﹔組織集中培訓877次,基層黨組織書記講黨課1085次。市委講師團組舉辦各級、各類宣講活動86場次,累計學習人數達4000余人。

六大行動共進行,實現由“被動應付”向“主動服務”轉變。一是理論學習“一周一次”,開展“大學習”行動,強化理論武裝,牢固樹立宗旨意識﹔二是駐區入戶“一月一次”,開展“大調研”行動,通過發放聯系卡、征求意見卡、工作手冊,召開民情懇談會,摸清群眾訴求,謀劃發展思路﹔三是民情日記“一人一本”,開展“接地氣”行動,黨員干部每到社區志願服務一天、每走訪慰問群眾一次、每幫群眾辦一件實事、每解決一個實際問題,都要由群眾簽字評價﹔四是改善民生“一幫一扶”,開展“大落實”行動,做到“特困群體有人管、脫貧致富有人幫、基礎設施有人建、生產企業有人扶、信訪維穩有人帶”﹔五是化解矛盾“一事一辦”,開展“大接訪”行動,為每個幫扶組配備一名信訪干部,變被動接訪為主動下訪。六是強化組織“一選一派”,開展“轉作風”行動,選派12名優秀后備干部到社區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強化黨建指導。

【成效與反響】

“3456工作法”是根河市黨委在確保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規定動作到位的前提下,從全市實際出發,推出的一項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的自選動作。通過著力解決基層組織和基層群眾面臨的實際問題,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凝聚力大幅增加,在全面推動各項工作的過程中來自於基層和群眾的阻力明顯減少,化解了各種制約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的瓶頸問題,重點項目得到新突破,經濟轉型實現新跨越、民生改善取得新進步、社會和諧再上新高度、黨的建設開啟新征程,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新的長足進步。

【啟示與意義】

從“3456工作法”的實踐中我們得到啟示,堅持群眾觀點,踐行群眾路線,是改變林區現狀的有效途徑,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的有效載體。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們將進一步“把加快發展和維護群眾利益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把關心和服務群眾作為領導干部的第一職責,把群眾的呼聲和意願作為指導工作的關鍵信號,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和政績的重要標尺”。面對工作中發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我們將會運用“3456工作法”,使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實有效持續開展下去。徹底清除黨委、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阻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分享到:
(責編:秦華、權娟)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