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壓實責任,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確保教育實踐活動與當前重點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近日,山東省菏澤市召開全市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調度會。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市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付偉出席會議並講話,重點圍繞深化教育實踐活動、基層黨組織建設、村“兩委”換屆前期准備、科學發展考核、群眾滿意度等進行安排部署。
持續用力、穩步推進,不斷把教育實踐活動引向深入。一是繼續做好規定動作。認真貫徹整風精神,嚴格按照工作方案和流程圖,切實抓好專題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通過民主評議,評出導向、評出正氣、評出干勁。把整改落實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既分層分類、下決心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又下大力氣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堅持從嚴要求,積極回應問題抓整改,深化專項整治抓整改,上下聯動抓整改,防止活動走過場、有問題不整改、大問題小整改、邊整改邊反彈。注重總結教育實踐活動中切實可行、特色鮮明的經驗和做法,鄉鎮(街道)、村(社區)重點圍繞聯系服務群眾、加強民主管理、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健全完善制度機制,努力形成一批群眾滿意的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理論成果,防止短期效應。二是強化解決問題責任。把解決問題貫穿活動始終,在前期開展專項整治、即知即改的基礎上,繼續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對影響全局的重大問題、制約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群眾急盼解決的實際困難、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任務扭住不放,不解決問題不撒手,不見成效不罷休。集中心思和精力,一項一項地研究,一件一件地解決,形成清晰的“任務書”、“路線圖”、“責任狀”,使每一項工作都“四腳著地、落地生根”。以敢啃硬骨頭的擔當精神為群眾解難事,對群眾反映強烈、久拖不決、目前有條件解決的老大難問題,特別是信訪積案,主動協調、集中攻堅,努力解決。堅決打好專項整治攻堅戰,圍繞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著力解決群眾辦事難、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惠民政策縮水走樣等問題,重點解決基層干部辦事不公、作風簡單粗暴、黨員干部參賭涉賭、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對各類“懶政”、“庸政”、“怠政”行為,加大問責力度,堅決杜絕干部“走讀”問題,堅決杜絕為官不為現象。著眼便民利民,從解決群眾飲水、行路、用電、環境衛生、物業管理等具體困難做起,重點關注關愛貧困家庭、殘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困難群眾和特殊人群,帶著感情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取信於民,確保真正讓群眾受益。三是堅持群眾滿意標准。把群眾滿意度列入年度計劃,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真正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對群眾關心關注的吃水、就醫和上學等問題,哪個問題突出就解決哪個問題,每年做一件或幾件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對暫時沒有條件解決的,向群眾詳細解釋說明。對每年要辦的實事,實行項目化管理,向群眾公開承諾,為群眾辦實事情況全程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把握關鍵、勇於擔當,著力解決“最后一公裡”問題。一是健全落實基層民主制度。建立健全並全面落實民主議事、村務公開、民主監督等各項民主管理制度。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凡涉及群眾基本權益的重大事項,都實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即黨組織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決議內容和實施結果公開。深入推進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使村干部正確行使權力,切實解決優親厚友、暗箱操作、損害群眾利益等突出問題。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強化黨員日常管理,定期對黨員隊伍狀況進行分析,通過推行黨員目標管理、設崗評星、記實管理等辦法,及時了解、掌握黨員日常行為表現,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按照今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加強黨員培養發展,進一步規范、嚴密、公開程序,確保新發展黨員質量。二是著力構建服務群眾體系。加大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創新黨組織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方式和內容。堅持單位包村、第一書記駐村、黨員干部聯戶“三位一體”,以第一書記為主體,組織駐村工作組。按照中央、省委推進精准扶貧的要求,對今年上半年省政府組織精准識別的全市855個省定貧困村,逐一選派駐村工作組。駐村工作組與第一書記工作緊密銜接,不另起爐灶,不推倒重來。廣泛開展領導干部聯系點、部門結對幫扶、黨員干部幫扶困難家庭、機關黨員到社區報到等活動,推動駐村聯戶、結對幫扶工作深入開展。對年集體經營性收入3萬元以下的村,實行“第一書記”全覆蓋。建立完善縣級行政服務中心、鄉鎮和街道一站式服務大廳、村和社區便民服務站點三級服務平台,引導指導村、社區積極開展各種便民服務活動。依托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不斷拓寬服務功能,切實發揮好職能運轉、民主議事、便民利民的綜合作用。三是切實保障村級運轉經費。進一步規范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的管理使用,明確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基本保障范圍和標准,實行村干部報酬和村辦公服務經費獨立核算、專項列支、封閉運行,由縣區財政局直接撥付到鄉鎮經管站行政村賬戶,並發放明白紙,在村務公開欄公開,讓每個村的黨員干部群眾清楚明白本村當年可使用的經費數額,杜絕任何形式的截留、挪用。確保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用於村級補助比例不低於20%。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村均不低於5萬元。每個城市社區每年不少於10萬元的為民服務專項經費。建立與財政收入增長相協調的經常性增長機制,市縣鄉三級分別將財政新增部分的1%、2%、3%專項列支,用於保障村級組織運轉和提高村干部報酬。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堅持一村一策、一村多策,理性選擇合適的發展路子。對截留或挪用、資金用向不明、用於村級組織補助達不到標准的,一經查實,除責令限期糾正並追回資金外,嚴肅追究縣區、鄉鎮(街道)相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並在全市進行通報。四是准確把握經濟發展脈搏。把服務發展鎮域經濟、扶持培育小微企業作為新的突破口和著力點,通過小微企業示范點、小微企業園區等形式,努力營造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動員引導外出務工成功人士和在外企業家回鄉創業興業,積極搞好服務、創優環境,鼓勵和增強全民創業的積極性,不斷激發鎮域經濟發展的活力。立足本地優勢產業和優勢資源,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大力扶持小微企業,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發展壯大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努力形成民營經濟“頂天立地”帶動“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五是全面壓實黨要管黨責任。以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把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整改落實的重要任務,不斷完善“書記抓、抓書記”長效機制。圍繞基層黨組織建設重點工作,堅持責任到人,細化任務目標,嚴格時間節點,拿出實在管用的辦法和對策,逐人逐事地加以研究解決,杜絕“門面活”,不留“后遺症”。嚴格落實“訪展評考”科學評價機制,並強化結果運用。對每年年底完不成任務目標的縣區,首先約談常委、組織部長,無改進或效果不明顯的,約談縣區委書記。
超前謀劃、借勢借力,努力打牢村“兩委”換屆工作基礎。一是提前做好工作部署。成立由黨委(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明確工作職責,加強對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的領導和指導。積極採取以會代訓、印發相關資料等方式,引導有關人員熟練掌握換屆選舉的基本知識、政策法規和操作規程,提高依法處置突發事件和復雜情況的能力。二是提前摸透村情選情。組織專門力量,堅持全面排查、重點摸排相結合,深入村、社區和農戶,逐一了解各村、社區黨員群眾換屆前的真實想法,重點摸透班子現狀、干部威信、重點人選、群眾動態和社會矛盾等情況。以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為主體,重點摸清現任村、社區干部思想動態和參選意向。鄉鎮(街道)根據摸排情況,逐村進行綜合分析,重點分析研判影響換屆選舉的矛盾問題、現任“兩委”班子及成員的滿意度。針對一些地方基層基礎薄弱,特別是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紀律鬆弛比較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頓、限期解決。按照村黨組織不低於10%、社區黨組織不低於5%的比例,對全市確定的村“兩委”班子不健全、家族宗族勢力較強、干群矛盾比較突出、以往選舉中問題比較多的593個重點村、難點村的整頓工作,組織力量開展“回頭看”活動。對整頓好的,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反彈﹔對沒有整頓好的,抽調骨干力量組成駐村工作組,採取“一村一策”的辦法,靠上工作,力爭在“兩委”換屆選舉前整頓好。三是提前物色班子人選。把健全班子、配強書記作為首要任務,突出政治標准,明確“兩委”成員特別是黨支部書記的具體選配標准。加強對人選標准的宣傳,採取明白紙、公開信、大喇叭等形式,讓黨員群眾真正明白該選什麼樣的人,不選什麼樣的人。對不勝任現職的,及時進行調整﹔對暫時沒有合適人選的,及早物色人選。結合教育實踐活動中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充分發揮鄉鎮(街道)黨(工)委的定向把關作用,把民主評議黨員結果和分析研判情況結合起來,作為物色儲備村、社區班子換屆人選的重要依據。對軟弱渙散村或者確實沒有合適人選的村,直接選派優秀黨員干部任職或挂職黨支部書記。四是提前做好教育引導。針對村“兩委”換屆面臨的形勢、環境、任務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深入分析,對可能影響換屆選舉的因素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做好教育引導工作,同時搞好預案。對黨員群眾不大關心、選舉大會很難開起來的村,把宣傳重點放在發動群眾、引導群眾積極參與上來﹔對競爭激烈、可能出現拉票、賄選等不正當競爭的村,加大換屆紀律要求、賄選危害性的宣傳力度,增強群眾抵御賄選的自覺性﹔對宗族、派系突出的村,重點做好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老干部、各族代表人物和返鄉人才的工作,使他們公平公正地參與到換屆中來。
(山東省菏澤市黨建雲平台供稿 王懷振 王海龍 陳廣琳 馬成凱 李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