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蘭考縣委和河南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時強調,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加強作風建設無盡期。解決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本要靠堅持不懈抓常、抓細、抓長。(8月28日人民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重拳出擊,一手打“老虎”,一手拍“蒼蠅”,雷厲風行整治“四風”問題,成效有目共睹。但糾正“四風”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各地要克服“歇歇腳”、“鬆口氣”的思想,繼續聚焦“四風”問題,堅持不懈抓常、抓細、抓長,把教育活動的成果常態化、長效化。
堅持不懈“抓常”。“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改作風努力一時易,養成習慣難。落實八項規定,反對“四風”一定要克服抓一陣子停一陣子,時緊時鬆、前緊后鬆、虎頭蛇尾的現象,防止教育活動 “煮夾生飯”、搞成“半拉子”工程。各地必須敬終如始,持之以恆,堅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常抓常管常念“緊箍咒”,常醫常治常除“作風病”。一時一刻也不放鬆,用常態化的好作風贏得群眾的“好聲音”。
堅持不懈“抓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在作風建設中,中央始終堅持抓大不放小,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具體問題入手,從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等具體事情抓起,“緊箍咒”越念越緊,“除妖術”越來越細。實踐証明,抓作風建設就應該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從”,敞開大門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充分發動和依靠群眾,從具體問題入手、從具體事情抓起,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落實,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抓整改,才能順民意、得民心。
堅持不懈“抓長”。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管人,氣死人;制度管人,管住人。”作風建設必須標本兼治,但治標更要治本,治標是為治本打牢基礎、贏得時間。各地要總結好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突出務實管用原則,盡量刪繁就簡,不求好看,但求有效,不圖數量,但求質量,把那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堅持好、兌現好,讓紀律約束在黨員干部中“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實現作風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確保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教育活動有期限,作風建設無盡期。反對“四風”隻有起點,沒有終點。一切認為教育活動結束作風建設就可收兵的思想是極其錯誤的﹔一切企圖緊張一陣子就可放鬆一陣子的觀念和行為是不可能行得通的。隻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持之以恆較真發力,更好地轉作風、改作風,我們才能始終得到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始終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