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陸續進入整改落實環節。通過前階段的“號脈查病”,找准了單位、個人在工作、作風等方面的“病灶”,開好了辨症施治的“處方”。接下來,就要通過實實在在的整改,徹底轉變作風和提高工作水平,真正起到藥到病除、去根清源的功效。
查擺問題即“揭短”,其實質是觸及思想和靈魂,既開誠布公提出批評,又深刻剖析查找不足。“揭短”固然可貴,但更為可貴的應該是“改丑”。“揭短”是“改丑”的前提,“改丑”是“揭短”的目的。查擺,既需有“揭短”之勇氣﹔整改,更須有“改丑”之決心。隻有這樣,“改丑”才能有的放矢,作風轉變才能取得最終實效。如果僅僅是嘴上雷聲大,停留在口頭上的“揭短”,而行動雨點小,“改丑”輕風拂面、隔靴搔痒,無異於空中樓閣、養癰遺患,其結果與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初衷背道而馳。
“揭短”從善如流,“改丑”不留死角。一要有“直指要害”的准度。對於前期查擺出的問題,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制定不同的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落實整改責任。要瞄准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瞄准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風”突出問題,弄清楚“頑疾”的真正誘因,針對問題解決問題,著力抓好整改落實。二要有“求真碰硬”的狠勁。整改過程中,面對人情壁壘、利益藩籬,要拋得開“面子”、甩得開“膀子”,敢於碰硬茬、善於拔釘子,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踏石有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切實狠抓整改落實。三要有“持之以恆”的韌性。沉疴痼疾有頑固性和反復性,治一治有好轉,鬆一鬆就反彈。作風轉變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整改亦真改,不是一蹴而就,不可抓好就放,要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特別要針對作風問題的“隱身”、“變種”和“反彈”、“回潮”現象,抓整改落實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改丑”隻有方向明確、措施到位,既打攻堅戰、又打持久戰,才能真改、實改、徹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