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群眾“口碑”既是“標尺”又是“戒尺”

徐曉東

2014年08月27日15: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各地教育實踐活動陸續進入整改環節,然而有些黨員干部潛意識裡存在“闖關了”“歇一歇”“等等看”的想法。事實上,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如何,不止於對照檢查材料加班加點的反復修改,不止於民主生活會有了“辣味”,更不止於各級督導組的認可評價,最終要體現到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效果上,而群眾“口碑”既是檢驗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標尺”,也是督促抓落實整改的“戒尺”。

習近平總書記在指導河北省委常委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就指出,“教育實踐活動越往后,越要堅持標准,決不能虎頭蛇尾,決不能用自我感覺代替群眾評價。”這對於各地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來說,也是同樣的標准。問題查擺了,“病灶”找准了,接下來就要“對症下藥”“動手術”,抓好整改落實。抓整改決不能將對照檢查材料束之高閣,也不能搞隻唱不練的“假把式”,更不能因為挖“病根”疼痛難忍而淺嘗輒止,讓束手就擒的各種“四風”頑疾逃之夭夭。

抓整改落實要突出重點,不能像“撒芝麻鹽”,也不能“水過地皮濕”,更不能遮遮掩掩,滿足於“說得過去”“差不多”。要從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老大難”問題改起,及時“晒晒”重點問題整改情況,讓群眾參與並監督抓整改的全過程。如果群眾對某項問題整改結果評價好、滿意度高,這就是衡量各項整改工作開展情況的“標尺”﹔如果群眾對整改方式方法或結果有質疑、不滿意,則是鞭策黨員干部認真反省,並及時糾正錯誤的“戒尺”。

抓整改落實,關鍵還要看領導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的發揮情況,要以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精神,對照查擺出的問題,從制度層面和可操作性上,認真做好整改方案的“頂層設計”。要不怕“麻煩”找上門,學會主動“找麻煩”,突出抓整改准確、快速、實效的特點,堅持逐項抓、逐項改,力爭項項見成效,真正達到以整改成效檢驗活動效果的目標,確保整個教育實踐活動“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需要注意的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徹底整改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為此,黨員干部要有同“四風”斗爭到底的決心、信心,並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勇氣迎難而上,打好整改落實的“攻堅戰”、“拉鋸戰”和“持久戰”。

分享到:
(責編:黃策輿、謝磊)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