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德鎮市
1.意見建議:加大教育“三亂”問題監管和查處力度。
整改情況:今年以來,景德鎮市教育局多次組織調查組,對學校亂辦班、亂補課、亂收費情況進行了專項整治,共受理群眾信訪舉報23件,處理責任人7人,清退違規收費近萬元,清退率100%。暑假期間,又採取交叉檢查的方式,對有償家教行為進行了檢查,先后查實有償家教行為6起,並對6名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
2.意見建議:加大對餐飲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
整改情況:今年以來,景德鎮市加大了餐飲安全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力度,共檢查餐飲單位190多家,下發監督意見書80多份,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50多份﹔立案30起,結案21起,處罰金額11萬多元。
3.意見建議:加強對農民農業技術的培訓和指導。
整改情況:今年以來,景德鎮市加大了對農民農業技術的培訓和指導力度,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80多期(次),培訓農民6200多人。同時,注重加強面對面指導,抽調290多名農機人員組成32支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指導。期間,共發放技術資料近4萬份。
二、萍鄉市
1.意見建議:保健食品市場存在假冒偽劣產品。
整改情況:今年上半年,萍鄉市加大了對藥店經營保健食品的治理力度,以減肥、降糖、緩解疲勞等功能保健食品為重點,著重檢查是否存在套用、冒用批准文號,一個批准文號用於多個產品,是否存在非法添加等行為,同時嚴厲查處違法保健食品廣告和以免費體檢、學術交流、會展銷售等形式銷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的行為。期間,共檢查保健食品經營單位245家,發現違法違規31戶,立案查處8戶,責令整改24戶。
2.意見建議:有的醫療器械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
整改情況:今年上半年,萍鄉市將助聽器、隱形眼鏡、高風險醫療器械、診斷試劑等品種作為整治重點,將三類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和三級醫療機構作為重點監管對象,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3200多人次,檢查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家,醫療器械專營企業51家,兼營企業99家,鄉鎮以上醫療機構77家,村衛生所或個體診所972家,立案22起,結案18起,責令生產企業停產停業2家,罰沒款到位48.2萬元。
3.意見建議:有的企業反映,發展環境問題的投訴處理流程、時間過長,要完善投訴快速反應機制。
整改情況:今年以來,萍鄉市進一步完善了發展環境問題投訴查處快速反應機制,對企業所反映的問題,要求自接到企業訴求24小時內,分類整理,提出擬辦意見,完成受理流程,一般問題5天內辦結,復雜問題10天內辦結。目前,共受理企業發展環境投訴98件,已辦結93件,受到企業好評。
三、新余市
1.意見建議:群眾對城區環境質量滿意度不高。
整改情況:4月23日,新余市印發了《關於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和《重污染日應急方案》,採取多項措施推進大氣環境污染治理工作。一是對6家污染嚴重企業下達了限期治理通知,對城區54台4噸以下工業燃煤鍋爐進行了整治,已完成改造13台。二是加大了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共核發黃綠標12萬多張。三是開展了城區餐飲業油煙污染整治試點工作,對3家大型餐飲業安裝了油煙淨化設備。四是完善了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網絡,空氣監測在原先3項監測指標的基礎上增加了PM2.5、一氧化碳、臭氧濃度的測定。為及時回應群眾關切,6月23日,市委主要領導通過媒體,就新余環境質量現狀、採取的主要措施、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工作重點等,現場回答了媒體和群眾的提問。
2.意見建議:高新區企業反映,物流運輸不方便,物流成本較高,建議完善物流產業。
整改情況:今年以來,新余市高新區採取多項措施,著力完善園區物流產業。一是規劃建設大型電子商務倉儲物流產業園,目前該項目正在洽談中。二是6月中旬,開通了中山(戶外照明產業)、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兩條產業集中區的直通物流通道,為企業提供設備、原材料、零部件等生產配套所需貨物零擔物流免費服務。目前園區企業物流運輸不方便,物流成本較高的問題已初步得到改善。下一步,還將陸續開通與福建、浙江等醫藥及醫療器械、電子商務等產業集中區的直通物流通道。
四、宜春市
1.意見建議:科普下鄉活動開展比較少。
整改情況:今年4月以來,宜春市組織了以“科普惠民·送戲下鄉”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新社區、新生活”行動計劃系列活動。目前,已先后在40多個鄉鎮(社區)開展活動,免費為群眾演出40多場,發放科普宣傳資料5萬余份。
2.意見建議:靖安縣要簡化戶籍、出入境業務辦理手續。
整改情況:今年4月以來,靖安縣推出了一系列戶籍、出入境業務辦理便民措施:一是本縣內戶口遷移隻需到遷入當地派出所辦理遷入手續即可,免去了遷出手續的辦理。二是辦理二代身份証的時間由90日縮短至45日。三是對孤寡老人、殘疾人、五保戶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門辦理居民身份証和送証上門服務。四是以電話、短信等方式,開設了預約辦理服務。五是實行“三表合一”新舉措,申請人隻需填一張表、排一次隊,提交一份身份資料便可完成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証和簽注、往來台灣通行証和簽注3個証件的辦理。下一步,將繼續以民意為導向,優化辦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