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活動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逐步解決問題的過程,而要把眾多階段性成果轉化為作風建設的長遠成效,實現積小勝為大勝,就必須注重在實踐中健全改進作風的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扎實做好建章立制工作。
政貴有恆,治須有常。“四風”問題都是頑症積弊,具有反復性、頑固性,祛除“四風”難以畢其功於一役。而全局性、穩定性正是制度的特征。明確的、清晰的、具體的規則和要求所帶來的剛性約束,為我們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特別是活動過后繼續有效開展作風建設,提供了重要抓手和保障。如果隻追求短期改善,不良作風難免在活動后會卷土重來﹔如果隻滿足於一時效果,已取得的成果也難以鞏固﹔如果忽視了建章立制,那麼作風建設就會陷入“抓一抓有好轉、鬆一鬆就反彈”的窠臼。
因此,建章立制既是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決定教育實踐活動最終成效的重中之重,更是鞏固作風建設成果的重要方法。隻有抓好制度建設,才能真正實現對“四風”問題的抓常、抓細、抓長。當前,我省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正處於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黨員干部要高度重視、切實抓好建章立制工作,扎扎實實在構建制度體系上下功夫,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各項制度落地生根,讓優良作風能夠時刻成為我們各項事業取得成功的保障。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沒有執行保障,再好的制度也隻能是中看不中用的空中樓閣。制度不在多,而在於能不能管用、能不能用好。制度決不能成為擺設。正如培根所說:“有制度不執行,比沒有制度危害還要大。”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制度執行得好不好,不僅關系到能否根除作風之弊,還直接關系著黨在群眾心中的形象好不好、黨的執政根基牢不牢、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可以說,與制度設計相比,制度落實更為重要。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省各地相繼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規定等,要組織專門力量進行全面梳理完善,使之更加系統完備。要做好活動成果的轉化應用工作,把取得的好經驗、好做法真正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確保務實管用。
中秋佳節在即,又到人情往來的時間節點,已出台的制度和規定能否帶來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廣大人民群眾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