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群眾路線工作法100例征集

安徽六安:開展城鄉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百千萬”工程

2014年08月26日15: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六安市作為農業人口佔75%,農業經濟總量佔22.2%的農業大市,跳出過去“結對聯系、短期扶貧”的老路,按照“城鄉結對、互幫互助、雙向互動、共同提高”的原則,組織137個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122個村黨組織,全面實施“百家組織共建謀發展、千位干部進村惠民生、萬名黨員幫扶促和諧”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百千萬”工程的繼續深入實施,夯實了基層組織,推進了農村發展,轉變了干部作風,積累了寶貴經驗,取得了良好成效。

創新:實施分類結對,建立聯合黨委,有效整合城鄉資源,實現統籌兼顧,優勢互補。

創新分類結對模式,發揮各自職能特色。“百千萬”工程啟動之初,市委明確要求將任務較重、困難較多、交通較遠的村交給市直單位。在充分調研、摸清村級現狀、分析共建單位特點的基礎上,從全市2000多個行政村選定5種不同類型的122個行政村,按照黨群部門結對“組織后進村”、經濟部門結對“經濟薄弱村”、農技部門結對“種養專業村”,政法部門結對“治安問題村”、交建部門結對“基礎落后村”,進行分類結對,充分發揮了市直單位的職能優勢,把機關黨的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

建立城鄉聯合黨委,由“結親戚”變成“一家人”。 針對過去城鄉黨組織聯系不緊、共建方式鬆散、共建成效不高等問題,採取“市直單位黨組織+村黨組織”形式,把“兩個親戚”整合成“一家人”,組建了122個聯合黨委,作為城鄉結對共建的牽頭抓總的“司令部”。為保証從制度機制層面實現共建工作的縱深長效發展,要求市直單位主要負責人任聯合黨委書記,聯合黨委 “一聯三年”,幫扶措施“一定三年”,共建工作“一干三年”,任務不完,班子不撤。

實踐:從強化目標管理,增強“造血”功能入手,縱深推進,真情幫扶。

從單一“輸血”到增強“造血”功能。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根本目的,是針對當前少數農村黨建基礎薄弱、農村黨員干部整體素質還不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不夠,村級組織服務功能不強等現實問題,通過城鄉黨組織結對共建,增強村級組織自身的“造血”能力。在共建實踐中,注重分類“造血”,對辦公活動場所簡陋、農田水利基礎薄弱、環境臟亂的村,採取“幫扶”的方式,籌措資金進行基礎建設和環境整治﹔對班子戰斗力不強,黨員干部素質不高的后進村,採取“扶能、扶智”的方式,加大學習培訓力度,調整充實班子結構,提高村干部能力和水平﹔對集體經濟薄弱的村,採取“扶項目”的方式,幫助招商引資,整合利用閑置資源,發展集體經濟項目,建立特色支柱產業。

從帶著任務幫扶到帶著感情主動服務。市直137個單位黨組織先后選派1200名優秀機關干部深入農村,擔當駐村共建聯絡員。其中50個單位黨組織還選派骨干年輕黨員到村任“第一書記”。1200名駐村干部在不到半年的工作中,先后走訪農戶5600多次,寫下8000多份“民情日記”,完成調研報告60多篇,解決農業生產、醫保、五保等各類問題269個,化解矛盾糾紛136件。一名駐村干部在工作日志中寫道:要通過三年的共建工作,使強村變得更強,弱村變成強村,同時,又要立足於長遠,讓村干部和群眾在發展經濟社會文化方面,形成自覺行為,給村裡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隊。”

從注重過程管理到注重目標管理。在抓好日常指導、協調、聯絡、督辦工作的同時,為避免共建雙方把共建工作簡單理解為“把一點錢,開幾次會,下幾次村”的模糊概念,從“基層組織共建、村級經濟共謀、產業發展共育、民生實事共為、基礎設施共建、城鄉資源共享、困難群眾共幫、難點難題共排、社會矛盾共解”九個方面明確“百千萬”工程任務,並分解量化為10類、24個具體指標,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同時,將“百千萬”工程任務作為機關黨的工作責任制、機關效能建設和“三級聯創”等年度考評的重要內容。一改過去“油水關系”結對,真正實現了“魚水關系”共建。

成效:“百千萬”工程實施,讓老區農村發生深刻轉變,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截至目前,市直“百千萬”工程共結成 “一幫一、幾幫一”對子15937對,召開聯合黨委會議784次、建立各類制度 369項、共同過組織生活647次、上黨課230余次、受教育達 20萬人、開展信息宣傳咨詢189場次、受益達15余萬人、調研指導214次、慰問結對村困難黨員1.5萬人次、累計投入錢物共計3210余萬元、幫助新辦(擴大)了村級綜合養殖、油茶基地、大棚蔬菜、花卉苗圃、毛竹生產等集體經濟項目106個、協調項目資金近1億元、年收益預計近1.2億元、組建各類合作社179個,推動畜牧業示范養殖、農產品加工、農家樂休閑旅游等“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項目116個、投資規模近3億元、爭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5個,協調項目資金1980余萬元。

拓寬了城鄉黨的基層組織優勢互補新渠道。在“百千萬”工程實施中,為廣大黨員干部實踐鍛煉提供了便利條件,市直單位黨組織把其作為單位黨員干部感受教育基地,用農村黨建、經濟發展、農民生活狀況來教育廣大黨員珍惜機遇、用心工作、服務“三農”。市直單位黨組織也為基層群眾架起了解城市、走向城市、接受城市生活方式和先進理念的橋梁,改善了干群關系、城鄉關系,促進了社會和諧。

搭建了城鄉黨的基層組織溝通交流新平台。“百千萬”工程的開展,達到了以城帶鄉,雙贏共融的共建目的,形成了共享成果、共建共育、城鄉互動的基層組織溝通交流新平台,推動了城鄉的共同繁榮和進步,體現了城市反哺農村的精神,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形式。城鄉結對共建活動拓寬了農村黨組織創建的主體和層面,發揮了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的示范、輻射、延伸作用,有利於動員社會各方力量支持新農村建設、是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的有效形式。

推動了城鄉黨的基層組織統籌共建新發展。在市直“百千萬”工程帶動下,縣區各級機關也普遍開展了城鄉結對共建活動,實現了全市機關和村的雙向結對“全覆蓋”,有效加強了城鄉基層黨建資源整合。全市各級結對共建黨組織在活動中不斷探索基層黨建新途徑,機關黨組織在關愛農村黨員、開展結對幫扶上下功夫,農村黨組織在創新組織設置模式、深化互幫互助上著力,推進了城鄉基層黨組織共同發展、全面進步。

分享到:
(責編:秦華、喬業瓊)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