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阿榮旗通過嚴把學習關,堅持敞開門聽取意見,將梳理出的問題認真整改,堅持把控好“總開關”,做到向基層“問診”,請群眾“把脈”,對症“下猛藥”,著重解決突出問題,確保活動取得扎實成效。
“梯進式”排查,會診“找”病根。各參加單位從自身實際出發查找問題,堅持突出針對性、突出個性化、見人見事見思想的“遞進式”查擺。領導干部主動揭短亮丑,帶頭查擺“四風”突出問題,給自己畫像,對照“三嚴三實”要求,查找自身存在的“四風”問題,重點聚焦政績觀不正確、不敢擔當問題,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示范引領作用。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重點聚焦宗旨意識不強,群眾觀念淡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執法不公,搞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問題。鄉鎮村重點聚焦不關心群眾冷暖,責任心不強,落實惠民政策縮水走樣,工作方式簡單粗暴等問題。村、社區等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重點圍繞黨員意識不強、服務群眾好不好、為民辦事公不公,不誠心為群眾辦實事,優親厚友等問題。
“聯動式”結對,照病“開”處方。全旗484個黨組織主動回應群眾的關切和期盼,1552名黨員干部紛紛下基層認親結對,圍繞“四風”突出問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定期入戶走訪,發放印有干部姓名、職務、聯系電話、監督電話等為主要內容的“民生工作聯系卡”,建立“民生工作台賬”,詳細記錄入戶家庭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實際困難,展開調研走訪。通過“聯動式”走訪,要求旗級“引領員”的包村干部每年入戶走訪1遍,鄉級“引領員”的包村干部每年入戶走訪2遍,村級“引領員”的包屯干部每年入戶走訪4遍,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截止目前,各級“引領員”共走訪群眾4萬余戶、20萬余人次,梳理制定民生台賬950余本,發放民生工作聯系卡4萬余張。
“集中式”整治,對症“下”猛藥。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辦公用房超標、公車私用、會議多、文件多、公務接待超標等問題開展集中整治,治理“舌尖”上的浪費、整頓“面積”上的超標、整治“車輪”上的腐敗。截至目前,全旗共排查車輛1.8萬輛,共封存上交高檔品牌公務車5台,查出違規公務用車12輛,違紀處理9人﹔全旗黨政機關及其所屬單位清理超標辦公用房2.48萬平方米,給予違規操辦子女婚宴的黨員干部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收繳違紀資金3.56萬元﹔全旗先后4次對17個單位32名違紀人員進行通報批評,黨紀政紀責任追究4人,開展集中誡勉談話兩次,通報批評基層黨組織3個,扣發第十三月份獎勵工資1.18萬元,通過電視台向全社會曝光5起典型問題,干部作風轉變贏得了群眾的高度認可。
“規范式”管理,清補“固”療效。全旗以搭建“服務平台、保障平台、幫扶平台”三個平台為依托,深入開展“下基層、辦實事、轉作風”活動,對與群眾密切相關、業務量大、社會關注度高的業務進行整合,推行“一站式”服務,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實行規范管理,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統一懸挂業務工作流程、辦理條件、所需材料、辦理時限等內容,讓群眾進門一目了然,實現單項業務10分鐘內即可辦理完畢,較復雜的業務最多不超過半小時辦結,體現“小窗口、大服務”的辦事理念。同時,鼓勵全旗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結合單位實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行業服務品牌,設立便民服務點,提供代辦服務,實行“5+2”值崗工作制、“電話預約”和“上門服務”制度,使居民群眾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都可以找到人、辦成事,方便居民群眾。
(阿榮旗黨建雲平台供稿 郭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