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浙江常山:以“五水共治”為試金石推進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2014年08月26日10: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今年開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常山縣將“五水共治”活動作為試金石,以治水促干部作風轉變、促企業轉型升級、促民生環境改善,推進教育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形成“五水共治”的破竹之勢。6月24日該縣的“三河”整治目標任務已全面完成,並在媒體上公示結束,共投入資金達3000余萬元,整治長度68.8公裡,全縣出境水水質穩定在Ⅱ類標准以上,整治完成時間名列全省前列。

一、以落實“河長制”為抓手,推進干部作風轉變。一是“河長”抓、抓“河長”。全面落實“河長”制,確定了縣、鄉鎮(街道)、村三級河長,縣委主要領導擔任全縣“總河長”,常山港和25條小流域,由縣領導擔任一級河長,並將河長“聯系制”改為“領創領銜領辦制”,縣級河長帶頭深入一線參與治水工作,不完成、不銷號,全程跟蹤、全面負責。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台《“共建生態家園”挂聯村制度》、《常山縣“河長制”等工作問題建議單制度》,進一步細化明確了縣級部門治水責任。目前,26位縣級河長均召開過2次以上的協調會,親自走訪調研聯系河流5次以上,縣級機關單位與14個鄉鎮(街道),180個行政村相挂聯,落實了河長制聯系部門每周開展巡查不少於1次,聯村部門每月不少於1次的制度。二是“認真”抓、抓“認真”。在督查問效中充分發揚“認真”精神,制定了鄉鎮(街道)“五水共治”工作月度督查考核辦法,實現量化排名,在媒體上進行公示,接受公眾監督,排名末三位的鄉鎮(街道)領導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進行約談。1—6月份,僅縣級層面開展的督查暗訪就有35次,整改問題247個。在此基礎上,開展整改情況二次督查,對動作不快、問題不改的鄉鎮(街道)負責人進行通報批評。目前,以鄉村為責任主體的治水整改全面推進,共出動作業機械570多台(次),參與群眾5.2萬多人(次),不僅“被督”村的環境面貌有了明顯改觀,而且推動了全縣面上的治水行動。

二、以控制污染源為突破口,推進企業轉型升級。一是改善工業排污設施。以污染物達標排放為重點,狠抓化工、造紙、石灰立窯等行業整治,推進工業園區內企業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將地下滲漏污水攔截后全部納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置。在此基礎上,加快河岸沿線工業企業排污設施的轉型提升,減少源頭污染。目前,共關停化工、造紙企業9家,整合提升石灰石礦山企業3家,尤其是馬車溪沿線所有的石材加工企業通過建設三格式污水預處理池的方式改造提升排污設施,極大地減少了污水直排現象。二是綜合治理農業污染。積極探索農村垃圾和排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通過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推進農業企業生產模式的轉型升級。目前,已涌現出以垃圾細分材料、燃料、飼料、肥料、廢料“五料分類法”的徐村模式、以“廢棄料換燃料,污染源變資源”的泉目山模式,以企業建發酵池、大戶建處理池、分區建堆放點“爛胡柚三級處理”的大塘后模式等一批農村垃圾分類處理資源化利用的典型,並在30個重點村進行推廣,減量率近70%,測算年消納農村垃圾4500噸,資源化利用產生經濟效益180萬元。

三、以建設生態河道為依托,推進民生環境改善。一是組織河道清潔“大會戰”。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組織機關干部、志願者、沿岸村民以及部分保潔專業力量開展垃圾河清理大會戰,重點清理村庄衛生死角、農村水渠水溝、垃圾河、黑臭河的陳年垃圾、河道淤泥。截止目前,共清理河道130.2公裡,清運垃圾8333噸,拆除河道違法建筑200平方米﹔清淤10萬方。二是打響長效保潔“持久戰”。針對集中整治后的部分區域的反彈現象,通過市場化運作、責任制落實等舉措強化動態保潔,全縣26條主要河道均落實了保潔員。一方面對重點難點地區,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確定專業公司,採取定河道、定責任、定報酬的方式,落實對相關區域的日常保潔。依托專業保潔隊伍保潔船、除草機、中轉車等專業機械齊全的優勢,有效確保河道兩岸無垃圾,堤身整潔和河道水面清潔。另一方面,為革除陋習,樹立新風,積極組建黨員巡河隊、“老驥義務清掃隊”、“村嫂”治水隊等,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以點促面。將河道保潔制度融入村規民約中,以村民自治實現河道管理長效化,確保不出現反彈現象。三是發動生態修復“反擊戰”。加快實施“獨流入海”等水利工程建設,進一步增強河岸護堤功能。同時,進行河岸生態涵養林種植,增強森林固土護坡、涵養水源、調節徑流。積極探索並大膽試驗水土保持生態護岸、水體生物淨化和河道生態環境系統修復與重建等新技術。既減少了洪水對沿河村民的危害,保障河道功能,又打造綠色河流景觀。

(常山縣黨建宣傳雲平台供稿  周侃)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