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繼進入“整改落實”階段。這一環節能不能整治問題、改進作風,是檢驗活動取信於民的關鍵,也是衡量活動成敗的重要標准。
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整改落實,是教育實踐活動的落腳點。隻有收好“整改落實”這個口,在真改中整改、在整改中真改,才能善始善終抓好教育實踐活動,確保取得群眾滿意的實效。
整改要真改,態度必須要端正。心態決定狀態,如果整改的心態不正,那就很難進入真改的狀態。黨員干部隻有認識上到位,態度上端正,整改才能有變“要我改”為“我要改”的自覺,整改才能有喊出“從我改起、向我看齊”的底氣。
整改要真改,問題必須要找准。此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就是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整改必須要聚焦這“四風”頑疾,一條一條分析,一項一項研究。通過制定“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使整改能對准焦距改出成效。
整改要真改,行動必須要抓實。群眾看干部,不光看你怎麼說,關鍵看你如何做。針對存在的“四風”問題,黨員干部必須要有實打實的行動,把重心放在真改上,把功夫下在落實上。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用真改的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真心擁護。
整改要真改,群眾必須要參與。作風有沒有真轉變,干部有沒有受教育,群眾看的最清楚,心裡想的最明白,他們對此最有發言權。隻有把整改的內容、目標、時限與責任等情況,及時向群眾通報,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與評判,才能杜絕黨員干部在整改上打折扣,在真改上搞變通。
整改要真改,監督必須要跟進。作風問題往往是積弊甚久、漸演成習,常常是抓一抓有好轉,鬆一鬆就反彈。這就告訴我們,根除作風積弊監督不可缺位。通過從嚴監督,對整改方案不完善的要堅決返工,對整改結果不滿意的要推倒重來,力求整改環節不虛、不空、不偏,努力推動作風建設邁向常態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