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整改落實要克服“三種錯誤傾向”

佘海軍

2014年08月26日15: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調研指導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教育實踐活動,顧名思義,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實踐。實踐,關鍵在整改落實,把問題解決到位。因此,整改工作一開始就要抓得很實,興實招、求實效,堅決防止搞形式、走過場。”

當前,教育實踐活動已進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這一環節是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所在,關系到查擺的問題能否得到解決,做出的承諾能否得到兌現,取得的成效能否得到深化。筆者認為,搞好這一環節,克服“三種錯誤傾向”至關重要,決不能讓教育實踐活動虎頭蛇尾、功虧一簣、失信於民。

“過關”思想。思想決定行動,態度決定一切。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各項工作安排的緊密緊促,各級領導干部高度重視,態度誠懇,認真查擺。民主生活會后,有的同志可能認為,臉也紅了、汗也出了、毒也排了,接下來也該喘口氣、歇歇腳了,所以對待教育實踐活動的態度、認真的程度就比前一階段降低了、放鬆了。體現到整改落實環節上,就不慌不忙,拳打棉花,遲遲不見實質性動作,缺乏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干勁和效率。所以說,要確保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取得實效,首先必須克服“過關”思想,增強“過硬”自覺,打消“喘一口”、“歇一歇”、“等一等”的消極態度,越往后越要認真對待,“咬定青山不放鬆”,一鼓作氣,一抓到底,切實抓好“四風”問題的整改落實。

“鬆勁”情緒。前緊后鬆、虎頭蛇尾,不是一般的工作態度問題,而是一個黨員干部的作風問題。教育實踐活動開展至今,有的同志認為“重頭戲”過去了,現在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工作可以先鬆一鬆、放一放了。這是不行的。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越往后越要堅持標准、越要從嚴要求、越要講究落實。”整改落實作為關鍵環節,這個時期是燒旺的熱炕不能抽薪,否則會“著涼”。所以說,要確保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取得實效,必須克服“鬆勁”情緒,保持“強勁”活力,認真開展“回頭看”,重點看學習教育是否扎實、查擺問題是否聚焦、自我剖析是否深刻、談心交心是否充分、開展批評是否認真、邊查邊改是否見成效……做到看透問題、找全差距、真心整改。

“假改”幻想。“言必行、行必果。”半心半意不行,三心二意不行,假心假意更不行。“隻聽到樓梯響,卻不見人下來”,這種虛晃一槍、應付了事的“假改”幻想要不得。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有的同志滿足於走程序,熱衷於趕進度,“四風”問題查了多少,整改措施定了多少,表面上有決心,實質上沒有勇氣。過去幾場大的教育實踐活動,就是在程序上看得太重,整改上放的太鬆,如果我們這一次把精力放在走程序、把重點放在趕進度上,必定無疑要走到與教育實踐活動偏向的軌道上去。所以說,要確保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取得實效,必須克服“假改”幻想,下定“真改”決心,乘勢而上、乘勝追擊,推動“四風”問題的解決,真正做到不放“空炮”,不“打白條”。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整改”只是手段,並不是目的。整改落實是為了讓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更好地履行職責,為人民服務。教育實踐活動越往后,越要堅持標准,越要從嚴從實要求自我,切實克服“過關”思想、“鬆勁”情緒和“假改”幻想的錯誤傾向,繼續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刮骨療毒”的氣魄,盯住問題不放,揪住毛病不鬆,不放“禮炮”“啞炮”,認真抓好問題整改。隻有這樣,才能解決好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問題,給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分享到:
(責編:黃策輿、謝磊)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