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群眾路線工作法100例征集

湖南嘉禾:利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聚民心

2014年08月25日10: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嘉禾縣狠抓農村基層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為基層黨建工作搭建平台,提供載體,做到“有人辦事、有錢辦事、有場所議事”,有力促進了城鄉一體化建設,實現了農村公共服務社區化,使農村組織活動中心成為凝聚人心、激昂干事、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

【背景與起因】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廣大黨員和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迫切,對社會管理的參與熱情高,並逐步要求農村與城市社區一樣,有適用和標准的組織活動場所,享受社區化公共服務。但是,原有的一部分農村組織活動場所不健全、不完善,特別是公共服務平台不足﹔場所內牌牌匾匾五花八門,雜亂無章,使用率不高﹔黨建基本元素不足,氣氛不濃,看不出是黨組織活動陣地。怎樣使農村黨組織活動場所姓“黨”、陣地“為民”,嘉禾縣結合群眾路線工作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全力推進農村組織活動場所標准化建設。

【做法與成效】

一、規范基本保障建設,黨員群眾有新“家”

因地制宜、分步推進。基於對全縣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情況的調查分析和提升村級組織規范化管理水平的需要,按照“農村黨建示范點”的創建目標,採取重點先行和一般推進的方式開展創建,基礎條件較好的先行打造,基礎條件較差的村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穩步推進。明確“向上爭取、部門幫扶、項目帶動、財政補助、村級自籌”等途徑,拓寬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資金投入渠道。結合城鄉社區一體化和農村社區“十有”建設,每個新建、改建、擴建的,經驗收合格后由縣財政獎補3—5萬元。2012年全縣共投入資金350萬元,對全縣96個農村支部組織活動場所進行了標准化建設。2013年底全縣完成80個農村組織活動場所標准化建設,到2014年底要實現農村組織活動場所全覆蓋。整合資源、完善功能。針對農村基層各種公共服務設施的零亂現狀,制定了《基層組織標准化建設標准(試行)》,把農村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與農村文化中心建設、便民服務中心、遠程教育點以及農家書屋、鄉村衛生室、村級計生室、農家超市、農村社區救助站等建設結合起來統籌規劃,整合現有資源,建設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區。規范要求,合理布置。對於場所的布置,專門制定制度版面規范要求,統一設計、統一規范。新建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統一設計風格和裝飾配置,做到一室多用、功能完善、使用充分、產權清晰,達到“十有”要求,即有支村“兩委”標牌、國旗黨旗、辦公室、會議室(黨員服務室)、遠程教育站點、計生室、群眾工作室、檔案室、規范制度欄、固定公開欄。本著教育后人、懷念革命領袖毛主席的思路,又要美觀節約實用的原則,在黨員活動室的正面牆上統一布局,安裝牆面式國旗、黨旗、毛主席框相居中,側面牆是4塊勵志標語。進門抬頭就見國旗、黨旗和毛主席相,所有制度標語牌採用黨旗中的紅黃色為主色調,提醒自己時刻不忘是一名共產黨員。

二、完善管理服務機制,服務群眾有新“法”

建立健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管理和服務機制。建立管護使用制度。實行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分級管理負責制度,明確鄉鎮黨委的監管職責和村黨組織書記主要責任人的職責,對村級辦公設備、電教設備等固定資產進行登記造冊、建立台帳,指定專人管理,防止了村級資產的流失。通過制定出台《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使用管理辦法》,定期、不定期對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管理和使用工作進行督查,確保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綜合使用效益的最大化。通過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管理使用情況納入鄉鎮黨建工作考核和村級班子考核內容,並建立責任追究制度,促進責任到位。強化黨務村務公開。統一設計黨務村務公開欄,圈定公開欄設置地點,明確公開內容, 對“四議兩公開”、“一事一議”、財務開支、黨員發展和民主評議等群眾關心的項目和內容,定期進行公開,促進了黨務、村務的透明化。健全辦事服務規范。每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在一樓大廳都設置了便民服務中心,大廳正牆有毛體“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提醒農村黨員干部時刻牢記和踐行黨的宗旨。便民中心公開服務項目、建立健全台賬。各項服務項目在便民服務中心實行集中辦理、聯合辦理、統一辦理或代理,公開服務事項及其辦理程序、申報材料、辦理時限及服務措施、聯系方式、監督方式等。健全服務台賬,做到服務群眾有受理、有登記、有回復。

三、強化綜合利用功能,發揮作用有新“貌”

建成的標准化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不僅是黨群議事的地方,也是服務群眾的窗口和娛樂活動的場所,成為了黨員之家、服務之家、群眾之家。一是組織活動場所成為了黨務村務工作正常化的新陣地。發揮陣地作用,規范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辦公室、黨員活動室等硬件建設,健全村黨員大會、村“兩委”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會議等議事決策制度,提高村級組織工作規范化水平,真正將村級活動場所建成“決策議事中心”。二是組織活動場所成為了群眾學習技能的新平台。設立了遠程教育室,配備了電腦、電視、廣播等設備,結合“文化共享”和“村村通廣播”工作,以播放電教片、收看科技農技講座等形式,豐富學習教育的內容,定期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參加,使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真正成為“信息服務中心”。廣大黨員和群眾足不出村,就可以便捷地了解國際國內大事,學習法律、法規和政策,掌握勤勞致富的實用技術,大大提升了廣大黨員和群眾的綜合素質。2012年至今,共培訓農民12420余人次,使參訓農民在機電電氣、蔬菜種植、林果栽培、水產養殖、牲畜飼養等都掌握了一技之長,滿足了村民對致富知識的需求。三是組織活動場所成了便民利民服務的集散地。每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在一樓大廳都設置了便民服務中心,設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服務窗口,服務的內容有規劃建設、國土、計生服務、農業、綜治、衛生、黨建、醫保、社保服務等方面。每天安排支村兩委干部輪流值班,並將值班表和形象監督欄全部上牆公示,為群眾辦事和代理代辦相關事務,接受群眾的監督,真正使群眾在家門口辦事,在家門口辦成事,受到了群眾的普遍稱贊。四是組織活動場所成為了休閑娛樂的好地方。與組織活動場所相配套的村級小游園、休閑廣場、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等如今已成為了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每逢茶余飯后,村裡的婦女、老人在休閑廣場跳廣場舞健身,在小游園散步,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附近成了“休閑活動中心”。

【探討與啟發】

通過大力開展農村組織活動場所標准化建設,拓展了農村民主管理、黨員教育、服務群眾、暢通信息等方面的功能,使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事情有地方說、活動有地方搞、會議有地方開,成為各村黨員群眾活動中心、村民議事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教育培訓中心、信息集散中心、文化娛樂中心。基層黨組織有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平台,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在今后的工作中,隻要通過進一步地建設好、管理好、利用好這些農村組織活動場所,勢必將在促進農村基層黨建、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李長清 劉陽波)

分享到:
(責編:秦華、閆妍)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