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活動中,江蘇淮安區強化督查考評,通過全面晒、跟蹤督、嚴格評,推動問題有效整改。
全面“晒”,以社會監督推動整改。聚焦中央提出的21項、省委提出的8項、市委提出的10項以及全區梳理群眾意見面上確立的18項專項整治任務,區委常委會進行專題研究,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每個項目落實一名常委牽頭負責。全區面上的所有整改項目及完成目標、時限、責任人(單位)在《淮安區報》公示,剛性要求各單位將整改項目在行業網站及單位公示欄公布。在區電視台設立“四風”整改督報窗口,動態通報全區面上和基層單位整改落實情況,對因主觀因素造成整改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及時予以曝光。
跟蹤“督”,以步步緊逼推動整改。充分發揮“一團一組”(老少民情團和問題督辦組)的作用,形成全過程跟蹤監管之勢。“老少民情團”負責收集和反饋群眾對項目整改的意見建議,組織群眾滿意度測評﹔督辦組負責整改方案的核定,督促檢查整改全過程,確保措施落到實處、整改按序時推進、目標有效達成。嚴格問責,實行項目負責人和涉及單位負責人雙問責制,對整改不力的採取通報批評、公開道歉和調整崗位等方式進行行政問責,做到動真碰硬,力避不痛不痒。
嚴格“評”,以績效考核推動整改。為確保真改有實際成效,區委成立了由“兩代表一委員、老干部、黨組織書記和群眾代表”組成的整改評議組,通過實地查看、座談走訪等方式對整改績效進行綜合評分,突出群眾意見分值權重,把群眾認可作為考評“最重砝碼”,確立“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對不合格的勒令重新“回爐”,並由督導組進駐指導。注重考評結果的運用,涉及部門的整改項目與單位年度綜合目標考核挂鉤,涉及個人的與干部使用挂鉤。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黨建雲平台供稿 韓學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