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江蘇金湖縣:“五有工程”提升群眾滿意度

2014年08月22日09:2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今年以來,江蘇省金湖縣把改善民生作為踐行群眾路線的出發點、著力點和落腳點,堅持把民生工程擺在突出位置,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全面推進以“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為主要內容的“五有工程”,以實際成效服務於民、惠及於民、取信於民,努力提升群眾滿意度,推動了和諧社會建設。

推進“學有所教”工程。該縣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教育質量,投入1.6億元對全縣55所學校進行升級改造,對8所學校進行區劃調整,使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100%,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在97.3%以上,先后被評為“江蘇省幼兒教育先進縣”、“江蘇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先進縣”,有力地推動了全縣教育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推進“勞有所得”工程。該縣通過校企對接培訓、定向訂單培訓和舉辦大型招聘會等,並啟動“娘子軍”就業工程、返鄉農民工就業工程和下崗職工再就業工程,全面推進就業工作,新增就業1萬多人。並從源頭上完善農民工工資發放管理措施,全面實行農民工工資進卡發放制度,維護各方合法權益。推進勞動合同制度,踐行維護企業發展和職工權益、服務經濟和服務民生“雙維護、兩服務”宗旨,著力化解勞資矛盾,維護勞資關系和諧穩定,黎城鎮、金南鎮、前鋒鎮等8個鎮被江蘇省認定為充分就業鎮,勞動橋、平安路、西苑等4個社區被認定為江蘇省充分就業社區。

推進“病有所醫”工程。該縣完善縣、鎮、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對10個鎮(中心)衛生院、11個防保所和70個村級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改建、擴建或新建,分別達到淮安市級標准化衛生院、淮安市級規范化防保所和江蘇省級示范化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標准,基本形成“15分鐘健康服務圈”。鎮村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凡國家確定和省增補的基本藥物目錄內的藥品全部由省統一招標、統一配送、統一價格、實行零差率銷售,徹底告別了“以藥養醫”,實現了政府買單、群眾受益,11個鎮衛生院門診量同比增加31.7%,藥價平均降幅達46%,門診均次費用下降30.6%,使群眾真正享受醫改帶來的實惠。

推進“老有所養”工程。該縣對11所敬老院進行改擴建,硬件設施及服務水平得到極大改善。將尊老金發放范圍從農村80周歲以上無固定收入的老年人,擴大到城區及省轄兩個農場,向7292位80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尊老金447.8萬元。縣社會福利中心進一步擴展,達到200張床位,為老年人入住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保障老年人權益和救助特困老人為工作重點,成立縣老年人維權中心,發放老年証8826份﹔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站20個,救助特困老人136人,形成了完善的養老體系。

推進“住有所居”工程。該縣在加快推進安置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性住房建設速度的同時,積極開展縣城區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人員、外來務工人員住房狀況調查摸底,進一步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讓城市低收入群體共享經濟發展成果。今年以來,該縣向城區動態管理的278戶低收入家庭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50萬元,供應廉租住房100套,建設公共租賃住房420間、經濟適用房260套,並及時解決拆遷群眾和城市弱勢群體住房問題,實現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的目標。

(江蘇省金湖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王偉東)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