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柯城區以群眾為中心,以區級領導和區管黨員領導干部為主體,用好“加減乘除”四運法則,確保問題整改見實效。
做足“加法”密切聯系服務群眾。以“夜訪”、“走訪大調研”、“駐村蹲點”、“干群結親”為載體,全區黨員干部帶著問題、帶著真情、帶著責任深入群眾問民聲訪民情,做到重點戶、信訪戶必訪必征。區活動辦對征求到的建議和意見梳理分析,建立征求意見台賬、黨員干部“四風”台賬,扎實落實民生工程、民生政策和惠農措施,用群眾滿意度檢驗教育實踐活動成效。
做好“減法”簡化程序方便群眾。對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事項進行梳理歸類,按照程序合法、便民快捷、依法辦事的原則,串聯審批為並聯審批、簡化辦事程序,壓縮了群眾的辦事時限。推行群眾服務“代辦”制度,如石梁鎮要求每周一、周三駐村干部定期下村把群眾的服務事項帶回到鎮裡交相關窗口辦理,實現群眾辦事“零距離”。窗口實行首問負責制,如區行政服務中心設立咨詢服務窗口,加強對群眾辦理業務的引導和幫助,保証群眾找得到、辦得了、方便快捷。
做活“乘法”助推發展實惠群眾。全區圍繞“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生態家園建設”等中心工作,開展謀項目、爭項目、干項目,讓群眾得實惠。開展“模范帶頭,崗位爭先”活動,推出土地流轉、污水改造、園區建設、赤膊牆“穿衣”工程、企業轉型提升工程等一大批項目,區級領導領銜項目、部門負責人具體負責,用以點帶面的形式,擴大“乘法效應”,集聚全區“為民、務實、清廉”的強勁正能量。
做實“除法”排解矛盾穩定群眾。開展“開門大接訪、主動大下訪、深入大息訪”活動,以走村入企調解面對面、現場辦公實打實、問題梳理條對條的方式,全面排查鄰裡糾紛、征遷訴求、信訪訴求、重點工程推進難點等。實行區領導包案定責制,對群眾反映的難點、熱點問題,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在限期內給予辦理,切實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幫、民求我應”。如挂聯九華鄉的區級領導為該鄉下坦村“三改一拆”出謀劃策、一線指揮,成功拆除了4棟違規的生產性用房。加強干部督查考核,消除服務不主動、不到位、不及時、敷衍應付等作風問題,杜絕了“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以及吃拿卡要等不良現象發生。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黨建雲平台供稿——趙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