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能夠透光、保溫,在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季節,為植物提供生育期,增加產量,是用來精心栽培植物的設施。年輕干部的成長如同植物生長一樣,是可以精心栽培,加快成長的。
我們提倡讓年輕干部多“墩墩苗”,多到基層一線和艱苦崗位去,經歷一些難事、急事、大事、復雜的事,目的是讓年輕干部在實踐鍛煉中經受考驗,更好地樹立群眾觀點,知曉國情民情,增長智慧才干。這並不意味著,組織簡單地為給年輕干部安排“墩苗”,壓擔子,派任務就夠了,組織培養年輕干部的責任,在於七分烈日考驗,更在於三分溫室關懷。
一是為選用年輕干部打造“玻璃房”。不患寡而患不“公”,年輕干部從最初的公務員考錄到后期的選拔任用,從開始嶄露頭角到漸漸脫穎而出、獨當一面,始終需要一個公平的環境,要在陽光透明的“玻璃房”裡競爭,才能讓贏的人清清白白,輸的人清清楚楚。不僅注重結果的公平,更要前移關口,著眼機會上的公平,要創新機制、創建平台讓更多年輕干部享有均等的成長鍛煉的機會。要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發現和培養“獅子型”和“老黃牛”式的干部,讓不為者“下”,讓有為者“上”,堅決杜絕照顧式提拔、安慰式提拔、平衡式提拔。
二是為年輕干部屏蔽四風之害的侵蝕。四風之害如同肌體“毒瘤”,必須從小從早進行診治,解決“腠理之疾”,免得病入膏肓。古語有雲,上有所為,下必效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年輕干部的作風養成,最容易受到部門作風和領導作風的影響。領導雷厲風行,下屬“馬上就辦”﹔領導慵懶散拖,下屬則“馬上就忘”。要使年輕干部不染上“四風病”,領導干部必須率先垂范掃除四風,正人先正己,要求別人做的自己帶頭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用好的作風培養作風好的干部,這既是方法更是責任。
三是為年輕干部補足精神之“鈣”。信念堅定是好干部的第一位要求。現在一些年輕干部難以自覺抵御各種誘惑,不能理性看待名利得失,遇到難題不敢動真碰硬,把為官不易常常挂嘴邊,把為官不為悄悄放心上……這是信仰缺失、信念動搖,精神缺“鈣”的表現。要把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當作年輕干部的最佳“營養液”,時常“噴洒”,定期“灌溉”,補充“鈣質”,引導年輕干部學習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在嚴格的黨內生活和火熱的一線實踐中錘煉黨性、砥礪情操,做到不比條件比勁頭,不比享樂比實干,不比待遇比成績,真正把精力貫注在想干事上,把才華運用到會干事上,把能力體現在干成事上。
好干部是教育培養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們國家培養一個領導干部比培養一個飛行員的花費要多得多,而更多的還是我們傾注的精神和精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亦當如此,隻有各級黨委傾注心血,精心栽培,才能讓年輕干部長得快,長得高,長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