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做群眾的“貼心人”

李國磊

2014年08月19日14: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當群眾一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首先就會集中想到你,說明你已經深如人心,群眾已經視你為“貼心人”。作為黨員干部,尤其是基層黨員干部,要多走出機關,深入群眾中間,了解群眾的所思所盼,幫助解決群眾各種困難,做群眾的“貼心人”。

如何做群眾的“貼心人”呢?筆者認為,可從思想、情感、行動三個方面貼近群眾,做群眾的“貼心人”。

思想上貼近,想群眾之所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隻有你了解了群眾在想什麼,你才能知道他們需要什麼。因此,黨員干部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視群眾、貼近群眾。要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經常走出機關,多到基層接接地氣,多到社區、村街與老百姓聊聊家常,多了解一下他們的真實想法和需求。要下功夫查看社區、村街資料,摸清群眾的家庭情況,對於哪家哪戶有困難,做到心裡有數,為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打下基礎。

情感上貼近,急群眾之所急。隻有心裡裝著群眾,視群眾為自己的親人,當群眾有困難時,才會把群眾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才會在第一時間去解決。黨員干部應該學習焦裕祿、楊善洲,以他們為鏡,以他們為榜樣,時刻把群眾的事情放在心裡。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實際指導工作﹔經常把會議開在露天廣場,實際解決問題﹔經常到群眾家裡和他們拉拉家常,以做群眾的“貼心人”為己任,在情感上和群眾形成共識。

行動上貼近,辦群眾之所需。行動勝於千言萬語。光說不干等於零。群眾來反映了問題,群眾來找你解決問題,是希望你幫他解決問題,是把你當做“貼心人”。而不是希望你磨磨唧唧,找各種理由拒絕解決問題或者找各種理由拖延問題。做群眾的“貼心人”,要用自己的笑臉面對群眾的熱臉,不要讓群眾的熱臉貼自己的冷屁股,要在第一時間把群眾的困難、問題解決好、答復好,讓群眾帶著笑臉回家。

目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逐漸進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階段。黨員干部要以實干精神,投身到服務群眾當中去,多下基層,多走村入戶,多問需於民,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這樣,群眾也才會在第一時間想到你,視你為“貼心人”。

分享到:
(責編:黃策輿、謝磊)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