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吉林日報評論員:兌現承諾才能取信於民

2014年08月19日15:41  來源:吉林日報

  專題民主生活會上,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明確了應該改什麼,剖析深挖了問題的根源和危害,也都做出了整改承諾。承諾了就必須兌現!

  “言必行,行必果”,是我們黨贏得群眾信任擁護的一種良好作風,所有黨員干部都應將其作為寶貴的無形資產,倍加珍視和呵護。在群眾家門口搞活動,整改方案和個人整改計劃就是承諾書,做出承諾就是立了軍令狀,也必須言出必行。如果做不到承諾一項、兌現一項,就是最大的形式主義﹔如果不深入基層去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就是最大的官僚主義﹔如果會上“激動”,會后“不動”,那麼前期所做的工作就會成為認認真真搞形式、轟轟烈烈走過場的“虛功”,不僅讓群眾反感,更會損害黨的公信力。要想在群眾家門口讓群眾叫好,歸根到底是要用行動說話。通過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兌現整改承諾,不僅是民生賬,更是一本必須算好的民心賬。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四風”問題的形成也是如此。尤其是民主生活會上真刀真槍查找出的那些讓人“臉紅心跳”的問題,大都由來已久、根深蒂固、積習難改,解決起來不可能“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因此,對抓好整改落實各項工作的難度,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准備。我們要拿出攻堅的勁頭和勇氣,下猛藥、出實招,抓鐵有痕地切實解決問題,踏石留印地真正兌現承諾。

  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過關、觀望、應付思想以及畏難情緒,還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人認為活動已近尾聲,改作風已經“過關”,可以鬆口氣了﹔一些人不願意抓緊改、主動改,認為拖一陣子就過去了﹔還有一些人對解決深層次問題、復雜問題躲著走、繞著走,不敢觸及矛盾。這些思想和行為必須加以糾正,否則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就難以得到及時回應和解決,一些查擺出來的問題也會依然如故,那麼兌現承諾就無從談起,教育實踐活動成效也會大打折扣。行百裡者半九十。在這個活動最出成果、最見實效的關鍵階段,我們絕不能有絲毫的鬆勁和懈怠,要像釘釘子一樣,把具體問題一個一個解決,把承諾一個一個兌現。通過採取承諾、踐諾、述諾和測評相結合的方式推進整改落實,讓群眾真切感到變化、得到實惠。

  在集中力量辦實事的同時,還要問民急需辦實事。要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財力,辦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結合落實省委確定的“十五大民生工程”,突出解決好教育、就業、醫療等方面的難題,要講求普惠性、實效性,重點解決好共性需求問題,真正以兌現承諾、兌現好承諾取信於民。

分享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