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內蒙古滿洲裡:服務群眾轉作風 立行立改解民難

2014年08月15日09: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中,內蒙古滿洲裡市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發現問題、正視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結合上級督導組反饋的意見,立行立改,真抓實改,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一、關注民生熱點,多想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辦法

針對群眾反映的城市建設表面繁榮、外表光鮮,但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尤其在保住全國文明城榮譽以后,物業、交通、市容、住房、環境等許多服務群眾的工作力度都在減弱等問題。滿洲裡市不回避問題、不推卸責任,通過調研、論証和認真組織實施,進行全面限期整改。一是完善各項制度,物業政策出台“多”。為解決物業管理這個“老大難”問題,今年先后出台《物業發展規劃》、《物業管理辦法》、《公共維修基金使用細則》等多項政策,並採取菜單式服務的方式,在湖東、市政、隆富等棄管小區試點推行物業管理市場化服務,明確物業收費標准,成立35個新的業主委員會,完善了物業管理制度。二是滿足居民需求,配套設施改造“多”。積極籌措2億元資金,計劃用2—3年時間完成對市區聯片老舊小區整體改造,並啟動實施建筑節能改造、中蘇步行街和交通路延伸、碧桂園食品街道路建設、旺泉公園周邊降水、市政設施維護改造等系列工程,力促城市配套設施的全面改造升級。三是堅持民生視角,基礎規劃建設“多”。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市區普遍停電次數多、南區環境差、綠化面積低等突出問題,今年啟動了總投資8400萬元的呼倫—滿洲裡變電站220千伏雙回路輸電和市區10千伏低壓線路改造工程,以徹底解決老舊線路無備用、新區超負荷的問題﹔重點對南區平房區進行街巷改造和環境整合治理,以切實改變居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著力推進城市綠化工作,計劃投資5.73億元,重點對301國道、華埠大街、南外環路、臚臏公園、大學生公園、外交公園及市區街道進行大規模綠化,力求解決市區“風起塵沙飛”、“春暖無綠意”的環境問題。

二、關注發展政策,抓實推進試驗區建設的舉措

為進一步推動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建設,加快經濟發展速度,滿洲裡市在政策、開放、項目上下功夫,變被動為主動,不斷優化城市經濟發展環境。一是創新服務體系,把政策落“實”。積極推進金融、土地等政策落實,不斷優化服務,放寬了小微企業市場准入條件,辦理注冊資本10萬元以下的有限公司已有171戶,為新登記的291戶小微型企業放寬了經營范圍﹔正式啟動中國銀行滿洲裡市分行盧布現鈔存取款業務﹔落實土地計劃指標傾斜政策,對旅游區內屬農用地性質的綠化景觀用地和生態用地等,未改變用途且補償到位的,隻辦理土地征收手續。二是提升合作層次,把開放做“實”。將對外開放向俄腹地縱深拓展,4月中旬滿洲裡市黨政代表團首次對西西伯利亞地區進行正式訪問,就農業合作、中俄蒙國際機械木材建材博覽會招展等事宜進行了15輪工作會談,簽署了合作種植14萬噸油菜籽的合同﹔積極培育草原絲綢之路大通道,邀請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參贊高振廷一行來滿就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事宜進行調研,目前國際鐵路貨運班已列納入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規劃,“蘇滿歐”班列被確定為“五定班列”,“鄭滿歐”、“廣滿俄”專列正在積極推進。三是發揮口岸優勢,把項目抓“實”。充分發揮進口糧油指定口岸的優勢,大力培育和發展綠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加快實現小麥、大麥、燕麥和亞麻籽的進口,逐步做大農產品加工業規模。5月8日,全市102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額超330億元,涉及文化旅游、商貿物流、能源化工、民生工程等多個領域,為進一步加快試驗區建設奠定了基礎。

三、關注民族團結,加大執行民族政策的力度

針對滿洲裡市獨特的區位優勢,在加深對外開放的基礎上,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並結合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加大對民族理論政策的學習、宣傳力度,促進民族團結、增進社會和諧。一是重視民族理論,加大宣傳力度。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滿洲裡時曾提出“守望相助”的殷切囑托,就是要讓大家守好內蒙古少數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園,用世界眼光、大局意識規劃事業,讓各族干部群眾樹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思想,擰成一股繩,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滿洲裡市各族人民時刻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珍視增進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在民族理論、民族政策的學習宣傳上不斷加大力度,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參加民族理論知識培訓班學習,編寫《民族政策法律法規學習資料》印發全市各級黨組織學習使用,在新聞媒體上播放民族團結公益廣告。同時,將9月份確定為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大力宣傳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二是重視民族團結,加大保障力度。在落實民族政策的基礎上,為了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制定出台了《關於廣泛深入開展全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實施意見》,建立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保証每個街道辦事處至少有1個社區“少數民族之家”或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站。同時,開辟了民族政策法規咨詢服務熱線,及時幫助答疑釋惑,盡力為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提供便利的生產生活條件。三是重視文字使用,加大整改力度。針對自治區督導組反饋的市區街道牌匾上文字使用不規范的問題,及時出台《關於對社會市面用文蒙漢兩種文字並用工作進行集中檢查整頓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長為組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民宗、工商、城管、公安、文廣、旅游、交通運輸等部門參與的工作小組,對主要街道、黨政辦公樓、車站、機場、醫院等公共場所進行集中檢查整頓,重新更換牌匾207塊(個、幅),規范了蒙漢文字的使用,增進了民族團結。

(滿洲裡市黨建雲平台供稿)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