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浙江常山:問題導向抓整改 “三提”目標促落實

2014年08月14日09: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教育實踐活動中,常山縣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當前面臨的自信缺失、發展滯后、作風渙散等方面問題,緊扣“提神提速提效”目標,全力抓好整改落實,以實實在在改革發展新成效,掀起常山“奮力追趕、科學跨越”的新高潮。

一、凝心聚力“提神”,破解“追趕跨越”自信力不足的問題

一是抓目標新定位,明晰發展“路線圖”。召開縣委十二屆七次暨縣十五屆政府第六次全會,進一步堅定“奮力追趕、科學跨越”的目標要求和全面深化“實力工業、休閑城市、美麗鄉村”三大戰略的決心和信心。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全新提出了加快建設美麗常山、創造美好生活的新要求,全面闡述了深化“三大戰略”和建設“兩美”常山的內在關系,既是對以往發展思路的繼承和提升,又符合“兩美”浙江的總體要求,更貼近建設“兩美”常山的現實基礎,進一步明確了常山發展的“路線圖”、“時間表”、“目標值”。二是抓學習總動員,牢固信念“總開關”。 堅持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以此來提神醒腦,牢固擰緊信念“總開關”。縣四套班子對中央和省市委的重要精神做到第一時間及時學、原原本本反復學,縣委常委會集中封閉式學習達6天,召開理論中心組學習會5次。全縣黨員干部重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焦裕祿精神和中央視頻會議精神,學習全省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推進會以及夏寶龍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有的放矢地開展深學細照,學典型、樹正氣、養精神。三是抓思想大討論,提振干部“精氣神”。針對當前我縣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的“低、慢、散”等突出問題,全面開展“四問常山干部”、反對“四風”、“奮力追趕、不當落后者”等系列主題大討論,直指發展落后的根源,尋找差距,找准自身優勢,狠刮思想大解放的“精神風暴”,提振了全縣黨員干部奮力追趕、科學跨越的精氣神。同時,開設電視訪談節目,邀請28名鄉鎮(街道)、部門“一把手”和13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負責人圍繞加快發展、轉變作風談體會。目前,全縣共開展各類大討論294場,征集“提神求進金點子”520個,撰寫體會文章600余篇,免費發放學習教材21500多份。

二、項目服務“提速”,破解“追趕跨越”發展力滯后的問題

一是突出“大干項目、干大項目”攻堅戰,夯實發展基礎。以“大干項目、干大項目”為主抓手,引導黨員干部加快“奔跑”腳步,積極投身項目建設,初步實現了“投資增速較快增長、有效投入持續擴大、投資結構明顯優化”的工作目標,今年上半年,全縣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3.4億元,同比增長10.8%﹔東旭集團、浙江金廷智能科技、九好辦公服務集團等10億元以上項目集中簽約﹔城東新區城市綜合體、中國觀賞石博覽園、晟源太陽能、哲峰新材料等10億元以上項目快速開工﹔浙西商貿城、常山一中遷建等億元以上項目建設進度不斷加快。針對企業發展普遍疲軟的現狀,推出“百名局長幫百企”活動,選擇118位部門領導結對幫扶118家企業,引導領導干部扑下身子去了解企業困難,去感受經濟發展壓力,增進政企互動,盡心竭力地為企業提供優勢服務。目前,已解決企業用工、資金等困難137個。二是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組合拳,提升發展質量。全面打響“五水共治”攻堅戰,成功爭取到第一批省補助資金1.4億元,第一期資金3704萬元已經到帳。全縣農村污水治理一項,目前有78個治理村完成施工圖設計,20個治理村開工建設。突出抓好“清三河”,4月20日全面消滅垃圾河,6月20日完成黑臭河整治。大力整治生豬養殖污染,關停、拆除生豬養殖場50個,削減生豬存欄6862頭。扎實推進“藍天三衢”生態治理工程,關停移交石灰立窯48孔、鈣加工生產線127條。鐵腕推進“三改一拆”,全面開展“無違建”縣鄉村三級聯創,出台違法建設分類處置和“一戶多宅”分類處理指導意見,拆除一批重點、難點違建。截止8月11日,共完成“三改”面積124.2萬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筑1345處,39.99萬平方米。三是吹響全面深化改革集結號,增強發展活力。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明確了經濟體制領域、民生社會領域、生態文明領域、黨的建設領域等4個領域22項改革項目清單,重點推進了行政審批改革、國資管理體制改革和教育綜合改革。如啟動行政審批事項梳理工作,761項審批精簡為432項,減少43%﹔創新企業服務模式,派遣規劃、國土等17個涉企服務部門入駐園區辦公,19家中介進駐開發區中介大廳,實現項目前期審批到后期管理的“一站式”辦結服務﹔推行“3+1”審批機制,破解多頭申報、多次辦理難題,實行一門受理、同步辦理、限時辦結,工業企業從項目預審到開工時間從原來的218天縮減到102天。

三、轉變作風“提效”,破解“追趕跨越”保障力疲軟的問題

一是推行“三領”制度,強化領導保障。堅持領導率先垂范,推行縣級領導“領創領辦領銜”制度,由縣級領導領創胡柚、農機、軸承等11個重點產業,領辦全縣“三個十大專項”行動等重點工作,領銜“五水共治”,縣委書記任總河長、26位縣領導任縣內常山港和25條小流域“一級河長”。以領導挂帥“向我看齊”的實踐示范,激發黨員干部的工作激情,進一步濃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作風環境,增強工作的引領力和執行力。二是實行銷號辦結,強化執行保障。堅持邊學邊改,立說立行,針對查擺出來的問題意見,按照“定責到人、定時辦結”的原則,列出“問題清單”,每條問題都清晰標注“問題內容、整改措施、責任人、責任單位、辦結時間”等五大要素,每條問題都有專門編號,實行問題“銷號制”,整改一條,銷號一條,確保整改動作落地有聲。教育實踐活動第一環節,縣委常委會班子征集到重點意見34條,現已認領辦結31條,辦結率達91.2%﹔第二環節,縣委常委會民生生活會梳理出意見24條,已整改14條,辦結率達58.3%。據統計,全縣已清理超標辦公室521間、面積3471平米。全縣辦公用房已全部整改到位。出台《關於在全縣開展“三公”經費使用情況集中檢查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常財監督〔2014〕72號) ,清理檢查“小金庫”,檢查“三公”經費使用情況和各項規章制度落實情況。上半年,我縣“三公”經費支出2353萬元,同比減少1436萬元,下降37.9%。三是嚴格正風肅紀,強化作風保障。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成立6個正風肅紀督查組,重點開展一周一主題“五治五查”正風肅紀專項行動。制定正風肅紀工作方案和工作計劃一覽表,梳理文風會風、窗口服務、行政審批、公務用車等24個檢查重點,採取常態化檢查和專項督查相結合的方式密集開展明察暗訪。今年以來,共開展專項檢查 23次,出動359人次,檢查單位726家次,發現問題 98起,已發出通報 6次,下發整改通知書 49 份,整改通報書2份,處理25人,其中免職3人,問責14人。

(常山縣黨建宣傳雲平台供稿  饒群 王有軍)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