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人民的好法官啊,沒有您苦口婆心美言相勸,我們夫妻倆會因一時鬧情緒做出沖動的事,后悔終生……”當事人尉某與李某眼含熱淚向馬法官述說著。
原來,尉某與李某結婚幾十年了,感情一直很好,近年來,因二人缺乏溝通和家庭瑣事導致雙方關系不睦,提出要求堅決離婚。馬法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導,針對雙方缺點適時批評,查找雙方優點給予鼓勵。最終,原告撤回起訴,一段即將破裂的夫妻感情得以挽回,一個瀕臨破裂的家庭重新走上了正常的軌道。
這就是“法調利民,速裁便民”的好法子、好路子。敖漢旗人民法院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圍繞為民務實清廉主題,轉變服務群眾理念,不斷優化民事速裁程序,著力解決當事人“訴訟難”、“訴訟累”的“最后一公裡”問題,以簡便、快捷、低廉的方式保障公民的訴權,實現司法的大眾化。探索推行了一引、二調、三轉“123”式工作法,取得明顯效果,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一引,引導速裁。堅持以調為主、能調不判的法治原則,法院設置速裁庭,安排專人對民事訴訟案件分類排擋,對事實清楚、証據確鑿且雙方當事人爭議不大的,充分行使釋明權后經雙方同意,引導雙方進行當庭調解。比如權利義務關系明確、標的額較小、爭議不大的離婚、交通事故、民間借貸、金融借款合同、物業服務合同、撫養糾紛訴訟案件可由速裁庭審理。這樣,防止當事人訴訟走彎路,促使案結事了,節約司法成本,提高審判質效。
二調,優化調解。立足於人性化、規范化的辦案理念,速裁庭由一名辦案經驗豐富的女法官和一名女書記員組成。本著即來之、則調之,即調之、則和之的原則,充分發揮女性細膩、更富有同情心、親和力強易於拉近與當事人之間距離的優勢,端正心平氣和、容納百川的服務態度,擺事實、講道理、說法律、論親情、揚正義,勸導當事人雙方去出誤解、走向和解,有效溝通關系、化解矛盾、緩和局勢,盡早促進當事人“化敵為友”。
三轉,及時轉送。樹立以民為本、便利為民的司法宗旨,在速裁庭經過多次調解達不成調解協議的,及時轉送到業務庭,時間最快為幾十分鐘。而在轉到業務庭時,速裁庭人員還充當法律咨詢員的角色,為不明白普通程序的當事人講解訴訟指南、案件流程、訴訟權利、收費標准等相關事宜,推行訴訟和執行風險告知制度,指導當事人樹立正確的訴訟觀念,暢通執法服務群眾“綠色通道”。
截至7月份,旗人民法院速裁庭共收案173件,調撤170件,轉送到業務庭3件,調撤率達98%。
(內蒙古敖漢旗黨建雲平台供稿 王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