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縣為確保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取得實效,在對第一環節工作進行“回頭看”的基礎上,為保証“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扎實推進, 以“六度”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再深入。
思想認識有“高度”。 高度重視路線教育活動“回頭看”工作,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在“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上,對征求到的意見再次梳理,開展了廣泛的談心交心活動,再次征求意見﹔同時建立領導班子分片聯系制度,班子成員分赴各聯系單位督查指導“回頭看”工作。
理論學習有“精度”。以學習貫穿活動始終,精確梳理教育實踐活動重點學習篇目,每周安排時間進行集中學習。精心學習中央和省、市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精神及重要論述等,學習習總書記在蘭考縣調研時的重要講話,召開“三嚴三實”專題學習會,撰寫心得體會,召開交流討論會,暢談學習收獲。
調研走訪有“深度”。 縣四套班子成員分別深入結對共建村、扶貧村和聯系單位進行集中調研走訪,深入村組,查看基礎建設,了解工作情況。通過座談、個別談話、上門走訪、發放征求意見表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基層情況,傾聽基層聲音,解決基層期盼,帶回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尤其是“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
征求意見有“廣度”。向全縣有關部門和單位發出征求意見函﹔登門拜訪﹔談心談話﹔發放問卷﹔個別征詢﹔召開有關部門參加的征求意見座談會﹔征求對口單位、工作對象、服務對象、社會各界代表人士和廣大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在廣泛征求意見過程中,緊扣“四風”建設,注重聽取對干部修身用權律已,謀事創業做人等方面的熱點問題。
立行立改有“速度”。對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和查找出來的突出問題,歸口分類,責任細化,邊學邊改,立行立改,能改的馬上改,早改、真改、快改。一時難以解決的,不推不拖,提出整改意見,溝通協調與部門聯動,並跟蹤督查,對“四風”頑症出重拳,對民生問題傾全力。
(江蘇盱眙黨建雲平台供稿——張豐 周義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