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新疆阿克陶縣突出問題導向,從具體事抓起、從身邊事做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事改起,使“最后一米線”架起了聯系服務群眾“民生連環橋。
住房難“一米線”,架起“安民橋”。針對群眾反映住房難的問題,縣上投入35260萬元實施安居富民工程4300戶﹔爭取江西援疆資金1200萬元開展定居興牧民轉居工程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投資3.4億元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2818套﹔投資1157.2萬元新建干部周轉宿舍138套﹔投資432萬元實施危舊房改造255套,架起了“安民橋”。
行路難“一米線”,架起“便民橋”。針對群眾反映行路難的問題,縣上投資187萬元實施農牧民集中連片定居新村道路改造項目,修建道路6千米﹔投資2480萬元實施阿克陶縣煤礦至恰爾隆鄉公路項目,修建公路62千米﹔投資2490萬元實施其木干村—阿爾帕勒克村—喀依孜村通達公路項目,修建公路80千米﹔投資3460萬元,修建招呼站135個,實施“溜索改橋”項目4個,架起了“便民橋”。
用水難“一米線”,架起“利民橋”。針對群眾反映用水難的問題,縣上投資1251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1.39萬各族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投資215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入戶工程,改善了全縣4個鄉鎮(阿克陶縣、玉麥鄉、巴仁鄉、皮拉勒鄉)2000戶0.8萬各族群眾的飲水狀況﹔投資500萬元實施高效節水示范工程,實施高效節水建設任務10000畝,架起了“利民橋”。
用電難“一米線”,架起“惠民橋”。針對群眾反映用電難的問題,縣上投資197.64萬元實施農牧民集中連片定居新村電力改造項目,使9個村1647戶群眾直接受益﹔投資13205萬元實施無電地區電力建設項目7個,新建35千伏線路253.45千米, 10千伏線路66.2千米,改造10千伏線路6.34千米﹔新建0.4千伏線路287.44千米,解決了4457戶18041人的用電問題,架起了“惠民橋”。
增收難“一米線”,架起“暖民橋”。針對群眾反映增收難的問題,縣上落實各項補貼政策,為52.08萬畝農作物兌現補貼資金658.08萬元﹔為9.07萬畝天然打草地補貼資金90.7萬元﹔落實農資綜合補貼面積21.88萬畝,補貼資金2297.4萬元﹔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834.63萬元﹔落實政策性農業保險財政保費補貼資金300.3萬元﹔審核發放草原獎補資金3802.3萬元﹔投資425萬元建設杏熱風烘干房50座,架起了“暖民橋”。
就業難“一米線”,架起“親民橋”。針對群眾反映就業難的問題,縣上組織開展各類職業培訓5000人,實現城鎮就業1200人,實現應屆大中專畢業生就業200人﹔計劃年內輸出農村富余勞動力50000人次。同時,投資806萬元實施縣城、玉麥鄉、皮拉勒鄉、加馬鐵熱克鄉、奧依塔克鎮5個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項目,鞏固“零就業”家庭實現24小時內“動態清零”成果,架起了“親民橋”。
看病難“一米線”,架起“康民橋”。針對群眾反映看病難的問題,縣上落實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699萬元,資助34227名城鄉困難群眾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執行一般診療費的收費項目,使藥品比例下降18.9%﹔為18550人建立電子居民健康建檔,建檔率89%。到目前,參合農牧民門診住院116937人次,門診補償257.23萬元,住院費用補償2455.17萬元﹔全縣參合農牧民173205人,參合率達99.59%,架起了“康民橋”。
(新疆克州公格爾之窗黨建雲平台供稿 楊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