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安徽黃山區創設“五分整改法”推進立行立改

2014年08月12日16:2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落實從哪裡抓起?以什麼態度、什麼決心抓起?光說不練是假把式。群眾最關心的這些問題,需要各級單位以實際行動來回答。黃山區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探索出以“問題分類、課題分管、責任分解、實施分批、功效分析”為主要內容的“五分整改法”,扎實推進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問題分類,讓每一條意見建議都有去向有著落。對活動中征求到的意見建議,制定規范化格式的問題清單,按照“四風”方面問題、工作層面問題、反映具體問題、對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建議、其他問題五大類進行分類整理。目前,全區共梳理意見建議1693條(其中“四風”方面問題197條),立行立改問題656個、制定整改計劃1012個、暫不具備整改條件、向群眾解釋說明的26個。區委常委會共征求意見建議731條,經多輪分析會診后,共梳理出問題和建議354條、其中“四風”問題36條。區委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按照“立行立改”要求,將具備整改條件的問題逐步分理交辦,目前已經分4批交辦了239條、辦結176條。該區將梳理的意見建議按問題性質、涉及層面、征求渠道等分類處理:對省委督導組和區委督導組征求到的涉及區四套班子的意見,由區委活動辦發文交辦﹔對各地各單位自行征求的意見,涉及區級層面的,由區委督導組報區活動辦備案后交辦並跟蹤問效﹔對非區級層面的意見建議,由各地各單位自行梳理解決,並將整改情況定期報區活動辦。

課題分管,讓每一次調研座談都有載體有支撐。區常委會班子開展“住農家、訪民情”“談作風、提意見”等活動,結合分管工作,帶著專門課題赴山區、庫區、革命老區、棚戶區開展集中大調研,並在集中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1+1+9實施方案〔1個總方案、1個常委會方案、9個子方案(專門增加1個城市社區指導方案)〕,並分領域創設了23個特色載體﹔區委常委會班子開展“太平湖生態保護與發展”重大課題集體調研,圍繞政策支持、資金傾斜、項目支撐、水環境保護等開展專題研討,梳理出7項整改意見、12項重點工作,已經明確常委牽頭整改,進一步凝聚“舉全區之力建設太平湖”的思想共識﹔各常委負責,圍繞“生態立區、旅游興區、工業強區、文化惠區”和民生工程、美好鄉村等內容,分別召開10場專題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這一永恆課題。

責任分解,讓每一個難題項目都有負責有人辦。全區各機關事業單位對照問題分類標准,按類落實整改,明確責任主體,層層進行分解。對“四風”方面問題,按照“有多少,解決多少”的原則,落實黨委(黨組)班子成員領銜全方位破解﹔對工作層面問題以及反映具體人和事的問題,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行問題認領﹔對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建議,由本單位或上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在活動推進過程中予以借鑒吸收﹔對涉及到上級機關和其他部門的問題,及時與上級聯系,進行問題移交。比如,以城郊村、集體資產富裕村、資金往來活躍村、項目集中村和美好鄉村建設中心村為重點,開展村級財務大檢查,共發現問題272處,提出整改意見276條,督促鎮村完善規范財務制度11條。

實施分批,讓每一個整改環節有公開有監督。全區各機關事業單位根據工作安排,每月排出一批整改項目,實行挂牌銷號制度,明確整改的內容、目標、時限、責任人員,分批次推進整改落實。將整改項目清單和實施方案在報區委督導組審核通過后,以網絡公示、公告欄張貼等方式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目前,該區結合“五整五建”專項行動,以深入開展“八個專項行動”、建立“八類重點制度”為特色抓手,從提升領導科學發展水平、切實維護和保障群眾根本利益、抓好機關效能建設、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加強干部隊伍教育管理、濃厚干事創業氛圍、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等八個方面抓好整改、鞏固和提升。比如,區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重點開展“四亮三創”、效能評績、服務流程再造等活動,簡化辦事流程、樹立窗口形象﹔醫療衛生機構重點開展以“診醫風、療群眾觀念淡薄弊病,診醫德、療職業道德觀念淡薄弊病,診機制、療醫療服務水平提升不快弊病”為主要內容的“三診三療”活動,有效緩解了醫患矛盾、受到了群眾普遍好評。

功效分析,讓每一項整改結果都經得起民眾檢驗。按照以上率下、層層示范的要求,全區780個基層黨組織、11390名黨員、2910名黨員干部對各項整改結果,切實做到“三看”:一看滿意度,通過民主評議、民意調查、實地檢查等方式接受群眾評判,對整改結果群眾滿意度不高的,進行重新“回爐”整改。二看效度,注重從體制機制上找原因,建立完善長效機制,扎緊制度“籠子”,防止日后“舊病復發”。三看深度,做到改“四風”問題必須觸及靈魂,改具體工作必須查找背后的“四風”問題,真正解決好“總開關”問題。對涉及區委常委班子工作上的問題以及制度建設上的問題,逐項列出問題清單,確定牽頭領導和責任單位,明確整改任務書、路線圖和時間表,實行挂圖作戰、對賬銷號,並向群眾公開、請群眾評判、受群眾監督﹔對涉及改革成果惠及全區人民上的問題,從最初解決“生活難、上學難、看病難”等突出問題,到全面涵蓋“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勞有所得、病有所醫、學有所教”等熱點問題,黨委政府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推動社會和諧的根本之舉,實施的民生工程涵蓋城鄉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體育、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諸多方面,切實解決好落實各項惠民政策“最后一公裡”問題,民生得到極大保障和改善,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廣大群眾,努力提升人民群眾滿足感和幸福指數。(章哲)

分享到:
(責編:權娟、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