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黨員干部站出來”是危難時刻熟悉的風景

龔朴磬

2014年08月11日16: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員干部站出來!”這是地震發生后魯甸縣龍頭山鎮龍泉社區黨總支書記唐正雲的吼聲。他第一時間帶領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徒手救出了15名被埋群眾,將3000多群眾成功轉移到安全地帶。事實上,無論是抗洪搶險還是抗擊非典,無論是抗擊冰雪災害還是抗震救災,“黨員干部站出來”已成為危難時刻一道熟悉的風景。

危險在前誰不害怕?地震發生時,龍頭山鎮翠屏村黨員宗朝祿正在村外抄電表,雖然心裡害怕,但卻鼓起勇氣身入險地跑進村裡,通知村民們趕緊轉移。“震區致病菌密集,容易感染。但因為我們是黨員,我們必須上。”在龍頭山鎮承擔震后消毒防疫任務的某部防化團黨員突擊隊25名黨員,每天背著25升的便攜式洗消器不間斷作業12小時以上。“有塌方,有滑坡,很危險。”突擊隊臨時負責人羅敏慧鼓勵隊員們,“群眾有危險,是黨員,就給我往裡沖!”突擊隊員們靠徒手挖掘,營救出多名被困群眾。危難時刻,“救人”是絕大多數黨員的第一反應,“懦夫”變勇士,英雄顯本色。

親人安危誰不挂牽?“媽,對不起!我不是你一個人的兒子,龍泉村需要我。”災害發生后,楊紹華沒有來得及向因患晚期肺結核剛住進魯甸縣醫院的73歲老母親告別,立即趕往災區,當記者向他詢問受災情況和災民安置情況后,他才想起給母親打電話。“快點回來救人啊,我們家有好幾個人被埋了。”唐正雲的家人哭喊著打來電話,一次又一次,但他沒有顧得上自己的小家。“我是黨員,黨員不上誰上?”宗朝祿四處幫助村民領物資,妻子怪他不顧家,他理直氣壯地回答。特殊時刻,黨員毅然選擇舍自己為群眾,舍小家顧大家。

困難當頭誰不皺眉?“黨員不該怕困難,因為困難該怕黨員!”龍頭山鎮沙壩村80多名黨員分成3個小組,分別負責安撫群眾、打通道路和調配物資,村裡通往外界的道路現在已打通。“青年黨員不是娃娃兵,要有生力軍的精氣神!”巧家縣包谷垴鄉4名大學生黨員村官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幫助救援隊伍准確無誤地做好災情數據統計,還利用換班休息的時間到鄉衛生院安撫受傷群眾。“從此,抗震救災不只是我作為武警的職責,更是我作為黨員的使命!”站在地震的廢墟旁,雲南省武警總隊特勤支隊戰士王懷勇“火線入黨”。關鍵時刻,黨員總是迎著困難去,接下硬仗干。

黨員就是責任,黨員就是奉獻,黨員就是力量。基層黨員是那麼平凡,又是那麼偉大。一名黨員就是一根脊梁,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山崩地裂摧不毀意志,家園被毀擊不垮信心,民族精神爆發強大的能量,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

分享到:
(責編:黃策輿、謝磊)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