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讓老百姓感受新變化——樓納村教育實踐活動的生動實踐

2014年08月10日10:54  來源:貴州日報

“牢記總書記囑托,如今樓納變化多﹔治理河道環境美,改造民居樂呵呵。”

“群眾路線活動開,正衣照鏡掃塵埃﹔為民務實清廉好,保持先進人民愛……”

夏日,走進黔西南州義龍新區頂效鎮樓納村,婉轉悠揚的布依族山歌在村裡的民族文化廣場上空飄蕩。樓納村民自發編排的民族歌舞,唱出了樓納的新發展新變化、表達了布依族群眾對活動的衷心擁護和贊嘆。

樓納村坐落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馬嶺河峽谷東岸,全村共1339戶5288人,布依族人口佔76.3%,是典型的少數民族村寨。2011年5月8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同志來到該村考察,對村“兩委”班子提出殷切期望,要求“把布依族的新農村建設得越來越好。”

3年來,樓納村黨員群眾牢記習近平同志的囑托,奮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使這個昔日的貧困村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村黨支部緊貼群眾需求,堅持開門搞活動,在抓學習、聽意見、搞整改、轉作風上下功夫,讓老百姓切切實實感受到干部好作風、發展新變化。

搞活動要“接地氣”,貼近群眾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才能更好地聯系服務群眾

小雨初晴歲事新,一犁田上開秧門。今年5月4日,農歷四月初六,樓納村舉行一年一度的第一次插秧時的“開秧門”儀式,以富有民族特色的祭祀活動,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總書記3年前來樓納的日子是農歷四月初六,所以今年的開秧節比往年提前兩天舉行,大家都樂意。”70歲的老人黃安鵬高興地說。

鄉親們邀親請友“賽插秧”。布依族、苗族群眾和鄉鎮干部等7支隊伍站在各自的田裡挽起褲腿貓著腰,一步一步插著秧。來自興仁縣屯腳鎮鯉魚村的代表在來賓中特別顯眼,和樓納村一樣,苗族聚居的鯉魚村也是3年前習總書記考察過的村庄。大家見面就說起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氣象,最大的感受就是干群關系越來越密切。

“今年‘兩會’期間,習總書記還專門問起我們兩個村的發展現狀,並祝願我們的日子‘好花紅’。有總書記的關心,有黨的好政策,我們更要把教育實踐活動搞得有聲有色,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樓納村黨支部書記黃定品說。

為避免“剃頭挑子一頭熱”,村黨支部充分利用布依族民間文化風俗,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講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事,使更多的群眾參與其中。黃定品說:“黨員需要教育,群眾同樣需要教育,但你不能講大道理,要講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村民們自發編排的布依歌舞《喜巴迎親》,用群眾的“大白話”宣講教育實踐活動內容,讓人一聽就懂。村裡組織成立山歌隊、“八音坐唱隊”、舞蹈隊,吸引了200多名村民參加。

布依村寨自古有尊老愛幼、鄰裡友善的好傳統。樓納村組織開展了“良好家風、和睦家庭、干淨庭院、誠實守信、致富能人、好媳婦”評選活動。20個村民小組各推出3戶參選,每類分別評出3名模范。村民陳永奇是養殖大戶,被評為“致富能人”后,他信心更足:“村干部隔三岔五來問這問那,幫我解決好多困難,我也要幫寨子裡的人發展養殖,讓大家的荷包都鼓起來。”“好媳婦”秦仁會快人快語:“盡孝道是兒女們該做的事。比一比、評一評是想告訴大家,日子過得好了,好傳統可不能丟。”

村干部帶頭學得怎麼樣,上黨課有沒有“幾刷子”,群眾一聽就知道

筑牢思想根基是搞好教育實踐活動的前提。黔西南州委把樓納村作為全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地,州委書記張政多次到樓納村調研,並為全村黨員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村黨支部多次組織黨員干部學習,交流心得體會,還採取白天廣場集中學、晚上夜校輪流講等方式,讓黨員群眾廣泛參與到活動中來。在廣場舉行學習會8場,參加人員達5000余人次。開展“干部夜校·每周一講”活動,村干部輪流上黨課,組織黨員干部和群眾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黨史、黨章、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支農惠農政策。

村民黃永志說:“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想了解政策,而是村干部沒有給我們講政策,他們多講講,我們心裡更亮堂。”村主任王華剛說:“干部夜校讓黨員干部上台亮相,不好好准備不行,沒有‘幾把刷子’,群眾就會笑話你,工作也推不走。”為了講好黨課,他的讀書筆記寫了厚厚3本。

為測驗村組干部對教育實踐活動知識的掌握程度,村黨支部邀請20名村民作為監考官,對6名村干部、20名村民小組長進行考試測評,全部達到95分以上。

打開窗子說亮話,讓群眾“掏心窩子”提意見,就要馬上改、見行動

搞活動,聽取意見、查擺問題是關鍵。“粗茶淡飯多吃點,安逸舒適少享點﹔好事實事多做點,大話空話少說點﹔群眾家裡多跑點,優良傳統少丟點。”“個別村干部官架子十足,動不動就訓老百姓。”“低保評定和幫扶困難戶,有時候優親厚友,一些真正困難的反而靠邊站。”群眾的一條條批評意見直截了當、“辣味”十足。樓納村黨支部真心接受群眾監督,聘請65名村民收集群眾意見,將這些“過激”言語匯編成警示冊,讓村干部隨身攜帶,時時提醒自己。 

開門聽意見,要開大門、不能開小縫。村黨支部採取上門入戶聽、田間地頭談、夜訪交流等方式,聽群眾的真心話,請群眾“把脈問診”,征求到意見建議47條,其中涉及“四風”方面問題的意見18條,反映最為突出的是村干部辦事不公、服務群眾不夠。

聽到真意見,就要真整改。“村裡的事,村民要知道、要參與、要做主、要監督。”村“兩委”把承包經營、宅基地審批、低保對象和計劃生育指標等信息,及時向村民公開。在評定低保對象中,村裡實行的公推、公示、公評、公議的“四公”工作法讓村民服氣。在今年3月的換屆選舉中,群眾反映少數干部不帶頭搞公益事業,還不如普通百姓。村委會通過調查,撤換了3名村民小組長。

“服務群眾,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錦上添花的事。”村裡建立民情日記,每家每戶的情況都清清楚楚。27名黨員結對幫扶40多個貧困戶,村支書與最困難的兩戶結成對子。為確保村民24小時找得到人、辦得了事,村裡建立便民利民服務站和群眾工作室,6名村干部實行輪流坐班制。有村民反映,村裡離鎮上遠,希望安裝自動存取款機,村黨支部立即協調迅速安裝到位。群眾感慨,“一樁樁實事好事,讓我們感到冷暖有人問、困難有人幫、致富有人帶。”

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還得到黔西南州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興義軍分區協調資金為村裡建起“八一”同心民族文化廣場﹔州發改委和州農委為種養殖專業戶開展重點培訓,還幫助修建村文化室﹔州規劃局設計出樓納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圖﹔義龍新區、頂效鎮幫助村裡解決了活動經費……

活動不能搞“兩張皮”,轉作風的成效要實打實,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態美

樓納村把開展活動與推動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尋找致富門路,優化生態環境,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根據收集的意見,村干部帶頭示范,組織群眾種植優質梨子、枇杷4100多畝,培育觀賞苗木、花卉3000多畝,把農作物與經濟作物的比重由原來的8︰2調整到目前的3︰7。通過實施黨員創業帶富工程,鼓勵20多位“致富能人”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引導群眾拓寬致富渠道。“黨員作用強起來后,群眾自然就會信任你、擁護你。帶領大家奔小康才有底氣。今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在8100元的基礎上,還要繼續向前進。”黃定品說。

“遠看青山綠水,近看垃圾成堆。”過去的樓納山寨讓人皺眉。村委會把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承諾提到全體村民面前:“光荷包鼓還不行,環境美了生活才更好!”村裡大力開展民居改造和環境整治,發動群眾在樓納河兩邊種植樹木,加強生態林保護,根據村規民約對砍伐森林的群眾進行“經濟制裁”。“引導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保護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才能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樓納村委會的干部常常把這句話挂在嘴邊。

現在走進樓納村,青山腳下是風情濃厚的布依民居、干淨整潔的農家小院、寬敞平坦的鄉村道路、清澈見底的河流溪水,一派富而美的景象,結束了“姑娘嫁外地,小伙打光棍”的歷史,迎來了“要想娶阿妹,隻有來上門”的新氣象。

按照“民族文化靚起來、浪漫夜景靚起來、健康生活靚起來、燦爛山花靚起來”的發展思路,樓納村結合布依文化特色,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一個自然田園風光的鄉村旅游風景帶初具雛形,讓這個美麗的布依山寨成為了州內外游客的樂園。

“好花紅來好花紅,好花開在刺梨叢。好花開在刺梨樹,哪朵向陽哪朵紅……”走在樓納布依寨,山歌沁人心脾。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讓這歌聲更加動聽悠揚。(貴組軒)

分享到:
(責編:王金雪、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