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在群眾家門口開展,更需要敞開大門,讓群眾參與,請群眾評價。
但活動開展以來,少數地方的民主生活會變成了“有腳本的演出”,還有一些領導干部抱怨聽不到真話、找不著問題、抓不住要害。出現這些問題的症結,就是沒有真正把門打開,而是在搞體內循環、閉門修煉。
開門搞活動,不能怕開門,要敢開門。有的干部害怕群眾意見太尖銳,害怕翻陳年舊賬,害怕開門過頭收不了場……破除這些心結,關鍵是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開門搞活動、開門聽意見的重要性,不是開個小門、開半扇門,而是真正敞開大門,讓群眾的聲音能夠真正傳進來,讓基層的意見能夠真正提上來。
開門搞活動,不能假開門,要真開門。實踐証明,隻有歡迎提意見、敢於聽意見,讓群眾來評頭論足,才能聽到真心話、找到真問題,達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效果。每一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有虛懷若谷、從善如流的胸襟,正視批評、知過不諱的勇氣,有直面問題、知錯必改的誠意,切實放下身段、俯下身子、深入基層,使群眾放下包袱、消除顧慮,暢所欲言、評頭論足,一針見血地把“丑”點出來,直言不諱地將“短”揭出來,從而有的放矢治“四風”、對症下藥改作風。
開門搞活動,不能短開門,要長開門。開門不只是開一時、開一段,而是要貫穿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各環節。梳理的意見夠不夠、准不准,要向群眾公示﹔查擺的問題透不透、深不深,要向群眾反饋﹔提出的整改措施實不實、管用不管用,要接受群眾的評判……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隻有將整個教育實踐活動都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才能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贏得發自內心的肯定。
凡事最怕認真二字,認真不僅是一種態度,更體現一份政治覺悟。教育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就是密切聯系群眾。我們必須繼續堅持把大門打開,讓群眾參與,真正清除作風之弊、蕩滌行為之垢,以實際成效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