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進入整改落實階段,大部分黨員干部能夠按照中央要求,實實在在地開展整改落實,但值得警惕的是,有些單位和個人對查擺出的問題避重就輕、敷衍了事,進行“選擇性”整改,不痛不痒的就改改,戳到痛處的就選擇躲閃、逃避。
“選擇性”整改表面上看,忙忙碌碌、熱火朝天,但是仔細一看就會發現,這樣的整改只是在表面上、細枝末節等無關實質內容的問題上做文章,對於涉及“四風”的根本性問題卻不聞不問,顧左右而言他,甚至偷換概念欺騙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強調“洗洗澡、治治病”,就要做到標本兼治,但是這種選擇性的治病可能連標都治不了,更不要說本了。因此,廣大黨員干部務必在實事求是上下功夫,切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剖析問題“入骨三分”。隻有深挖根源、找准病灶,才能藥到病除,確保問題不再反復。要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能隻管面上不顧裡層,隻看表象不觸實質。要深刻剖析理想信念是否堅定,看看精神上是否缺了鈣,有沒有得了軟骨病,有沒有政治上的變質,精神上的貪婪,道德上的墮落,生活上的腐化。要剖析宗旨意識是否淡化,如果搞不清楚“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脫離了群眾,就失掉了力量的源泉。要剖析黨性修養是否薄弱,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很多作風上的問題就是因為公私關系沒有擺正而導致的。要查看道德品行是否滑坡,“三嚴三實”要求是黨員干部道德品行的集中體現,“四風”問題的產生、反彈,都是緣於沒有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隻有這樣剖析,才能觸及靈魂,真正發現問題,以便於很好地解決問題。
整改措施“有的放矢”。在整改落實過程中,黨員干部要以深入調查研究為前提,充分論証,制定實事求是的整改措施,有的放矢,不放過一個問題。對查擺出來的問題,不論是單位的、班子的,還是個人的,都緊盯不放,逐項逐條研究,明確整改方向,落實整改措施,實實在在看問題,不搞虛假動作。對整改事項、制度建設,都要有明確的責任部門、責任人、時間表,做到任務明、措施明、責任明。措施力求具體細致、易於操作,能量化的量化、該分解的分解,不搞不分大小的籠統安排。而且要督查落實到人頭,確保不敷衍了事、不推諉扯皮,真正贏得組織的信任、群眾的認可。
落實整改“破釜沉舟”。作風改沒改,群眾看得最清楚、感受最明顯。因此,整改落實不能靠閉關修煉、閉門造車,不能憑自我感覺,要“破釜沉舟”,讓群眾來參與、讓群眾來體驗,把監督權、評判權交給群眾,不能給自己留后路。要對整改項目、目標、時限、措施、責任等進行公開,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最希望改的地方做起。根據完成時限,可以解決的立行立改,暫時不具備解決條件的做好解釋、創造條件整改。對已經解決的讓群眾把關、進行公開評議。同時,通過督導組、監督員、黨員群眾等進行多層次的監督,有效避免整改落實“瞞天過海”或不了了之。真正讓群眾看清改什麼、怎樣改、改得怎麼樣,通過群眾參與,傳導壓力、增進動力。
整改就是要有一種“亮劍”的精神和勇氣。隻有以知難而進的勇氣、刮骨療毒的決心和說道做到的誠心,才能真正解決存在的問題,除歪風揚正氣,才能取信於民,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