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處在關鍵階段,各地將陸續召開專題生活會,針對前期查擺出的問題積極整改落實,一些多年來形成的不良習氣、作風之弊明顯好轉。然而,前進的大合唱中也還存在一些不和諧的音符,須引起高度警惕。
其一,對照檢查同質化。有的不認真檢查和反思,不動腦筋不動手,卻大搞“拿來主義”,極盡抄襲之能事。搞幾份優秀材料粘貼、綜合、修剪幾下,就貼上自己的標簽,以致於看上去問題剖析深刻,實際上牛頭不對馬嘴。
其二,批評避重就輕。有的批評喜歡以班子問題代替個人問題,模糊其辭﹔以工作問題代替“四風”問題,不觸及靈魂思想﹔以共性問題代替具體問題,回避真問題﹔以小問題代替大問題,以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批評語言重但事情虛,批評他人設定“底線”,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有的大話套話一籮筐,真話實話化無形。
其三,整改問題虛晃一槍。有的在台上承諾整改信誓旦旦、態度誠懇,台下則“彈棉花”,能躲則躲能虛就虛,就是不整改﹔不願面對群眾利益問題,解決起來搞變通、打折扣﹔有的表面上積極整改,背地裡大玩數字游戲、搞“障眼法”應付了事。
民主生活會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查擺問題是否深刻、中肯,也就是說批評與自我批評須寫得實、畫像准,自己的像要畫准,別人的像也不能畫歪。而要做好這一點,關鍵又在於能否把自己擺進去,在真找問題、找真問題上下功夫,真正把“四風”方面的深層次問題、復雜問題、個性問題找出來,把查找出來的問題對號入座,真正為自己“畫畫像”,防止“散光”和“跑偏”。
擺到服務群眾的天平上。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處理好、理順好黨員干部與群眾的關系,最直觀的目的就是服務好群眾,為群眾解決切身利益和服務“最后一公裡”的問題。征求意見也好,畫好像也罷,最終還是要回到服務群眾這個根本問題上來。征求意見不重視,群眾問題不解決,材料寫得再好,話講得再漂亮,民主生活會開得再熱鬧,教育實踐活動隻能是一句空話。
擺到大局利益的范圍裡。批評意見不是要針對誰、斗爭誰,而是要團結人、凝聚人,也不是應付檢查、裝修門面,而是要實實在在查找問題、解決問題。你是單位和工作的一分子,把自己這攤子收拾好了,就是對集體和大局利益最大最好的支持。你隻有把征求的意見、剖析的問題、提出的批評、整改的措施都放到大局中來考慮,你才會不繞彎子、不兜圈子、不回避問題、不上交矛盾,你才能胸懷坦蕩、勇於擔當。
擺到自身發展的謀劃中。身體有病當然得看醫生,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治療黨員干部不良思想和行為的最好的醫生。意見給你指出來了,問題也找准找實了,那都是苦口良藥、逆耳忠言,有利於行千裡路的,想不想借此來一次心靈洗禮和行為修正,就看你有不有這個膽識和胸襟了。諱疾忌醫不是辦法,敢於面對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