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民主生活會開得如何,教育實踐活動成效怎樣,最終都落在一個“改”字上。
炎炎夏日,長興縣和平鎮庄裡村村民盧銀美再也不用為屋前的臭水溝煩心了。再過兩天,她家衛生間和廚房間的污水也將接入新修建的污水池中,實行集中處理。
農村污水是老百姓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之一。長興縣回應民生關切,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還主動請老百姓給工程質量挑刺。
針對我省縣級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梳理出來的問題,無論是班子的還是個人的,既問診又開藥方,堅持即知即改、立說立行,提出了一系列硬碰硬、實打實的整改舉措,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以改革發展成果檢驗活動成效。
面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各地動真碰硬,不等不拖,邊查邊改。慈溪市大力整治文山會海、辦公用房超標、“三公”經費違規使用等問題,上半年全市“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56.4%﹔安吉縣加強監督檢查,採取每天有重點、每周有行動、每月有通報的形式,狠剎“牌局”、“酒局”等不良風氣﹔嘉善縣在整治“考評過濫”方面,對鎮(街道)目標責任制考核指標從81項減少到40項,部門條線考核表彰項目從62項減少到29項,涉村考核、創建項目從34項減少到18項。
從群眾最不滿意的事情改起,從群眾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各地以民意所盼為方向,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海寧市圍繞食品安全、便民醫療、和諧城管、交通治堵等8個方面民生問題,分別由8位市領導主抓,明確任務、時間表和責任﹔嘉興市秀洲區開展資源經費“一線保障”行動,整治“三公”經費管理不規范問題,確定30%的下降目標,將全部節約經費投入“五水共治”、美麗鄉村建設等民生實事工程﹔青田縣梳理出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農貿市場改造、城市公交服務提升、城區治安防控體系改造等20個民生問題,作為即知即改項目進行領銜整改﹔杭州市余杭區在走訪中發現,融資難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小企業,為此成立民間融資服務中心,搭建金融服務平台,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各地堅持把教育實踐活動融入各項中心工作,全力開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換三名”等工作,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玉環縣為投資額在2500萬元以上的重大固定投資項目開展全程代辦,變項目組分頭跑為代辦員集中跑,促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杭州市拱墅區實行一線工作法,四套班子帶頭承包32個重點項目,深入一線聽意見、找辦法,推動重點、難點問題整改落實到位,上半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9.8%,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二五”規劃固定資產投資900億元的目標﹔義烏市965名干部與1005家企業結對聯系,梳理並建立企業問題庫、困難庫和建議庫,目前集中交辦意見建議134條,已整改完成98條﹔岱山縣深入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86項,實現群眾辦事不出島,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提高社會管理服務水平。
同時,各地抓緊建章立制,鞏固活動成效,一項項影響深遠的長效機制正在不斷探索完善。富陽市出台制度,加大對“混日子”干部的處置力度,先后有21名考核達標線以下的領導干部被誡勉談話,2名副職領導干部被免職﹔樂清市從黨員入手,嚴格實行黨員、公職人員操辦喪事報告制度,抵制紅白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磐安縣進一步完善公務用車使用管理、公務接待管理、村級公務“零招待”等制度,使廣大黨員群眾切實看到了變化。(記者 阮蓓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