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查擺”和“談心交心”相結合,射中問題“靶心”。在撰寫對照檢查材料時,要求鄉班子成員結合崗位實際,對照身邊典型標杆,深入查擺“四風”病症。如鄉組織委員洪飛原先隻查出10條“四風”方面問題,后來對照縣裡的5位“為民務實清廉”典型事跡,換位思考,又查出來8條問題,在檢查剖析的深度與廣度上都有了新進展。同時,對於一些自我查擺空虛、飄浮的同志,由鄉主要領導和縣聯系領導分別進行“一對一”的談心談話,引導領導干部轉變觀念、打消顧慮、深挖細照、動真碰硬,真正地把自己的短處和缺陷暴露出來,找准問題的“靶心”。縣委書記王良春作為何家鄉聯系領導,有針對性地與3名班子成員進行了談心談話,及時統一了領導班子的思想認識,談開談透了內心的疑慮困惑。
“坦誠批評”和“精准點評”相結合,激活民主“辣味”。民主生活會過程中,班子成員聚焦“四風”問題,勇於自我剖析,敢於正面交鋒,批評和自我批評都是“真刀真槍”,絲毫不留情面。如鄉黨委書記劉石青以從我做起、向我看齊的態度,帶頭自我批評:“與村干部交流好擺架子,有高高在上的感覺,自以為水平能力高人一等,聽不進群眾意見”,“經常替有錢人辦事,而面對貧困群眾,同情心多余行動”……鄉長樊敏劍批評劉石青:“不敢勇於擔當,習慣把事情沒辦好的責任推給分管班子成員”,鄉人大副主席吳林中批評劉石青:“對上客客氣氣,對下粗氣粗氣”,每位班子成員抱著坦誠以待、治病救人的心態,敢於“亮丑”、敢於“揭短”,縣委督導組從規范、准確的角度,及時糾正方向,規范用語,調節氣氛,強調以例子舉証,以事實說明,引導批評和自我批評“真、狠、准”,整個民主生活會顯得辣味十足。
“分工認領”和“清單公示”相結合,增強整改“療效”。鄉領導班子列出“四風”問題24條,每位班子成員依據職責分工,自家孩子自家抱,當場認領問題,表態承諾,防止責任分工含糊不清,問題和責任人脫勾的情況。對於涉及到多名領導職責范圍的,則明確由其中一位領導牽頭辦理,責任包干。另外,匯總10名班子成員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意見,共有形式主義問題53條,官僚主義問題47條,享樂主義問題33條,奢靡之風問題29條,建立“表格清單”,列出問題事項、責任人、整改措施、完成時間,在鄉公告欄中予以張貼公示,由全鄉黨員干部進行監督落實,形成一套完整的整改落實機制,杜絕出現“批評時幾帖猛藥,轉過身不見療效”、“會上臉紅氣臊,會下你好我好”的現象。
(常山縣黨建宣傳雲平台供稿 王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