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干部群眾談心要避免“空對空”

倪洋軍

2014年08月04日16: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開展干部群眾談心活動,是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的重要方式,也是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是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然而,有些干部不會與群眾談話,不能與群眾交心,看起來是與群眾坐到了一起,但是談不到一起去,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變成了“空對空”和“走形式”,干部與群眾依然有隔閡。

談心,談心,關鍵要能夠做到“心與心交流”、“情與情相碰”,隻有這樣,才能談出真心話、增強真感情。干部在群眾面前,不再是可以高高在上、吆五喝六的所謂“領導”,而是人民的公仆,與人民群眾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這就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能夠放下身段、低下架子,虛心讓群眾請教,誠心拜百姓為師,與群眾坦誠相待,以百姓之心為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說群眾感興趣的話,道群眾聽得明的理,辦群眾最期盼的事,不拿腔拿調、不自以為是、不好為人師,才能避免出現“空對空”。

談心的目的,是為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干部在與群眾談心的時候,必須始終突出問題導向,要在向群眾噓寒問暖的同時,能夠找准自身存在哪些作風方面的問題,同時要注意收集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並且要“實打實”地去加以解決。在談心談話的時候,不要回避矛盾和問題,對於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不能繞道走,不能打迷糊眼,忽悠群眾、糊弄群眾,隻會讓群眾離我們越來越遠。

群眾最喜歡實打實,最反感空對空。這就要求干部群眾談心,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務求實效。在載體設計和工作安排上,必須突出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凡是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嫌疑的活動或方式,堅決不搞、絕對不用,凡是群眾不歡迎、不支持、不答應的事情,堅決不做,不搞形式大於內容的造聲勢的假大空的一套。對於征詢到的群眾意見建議,要認真細致梳理、實事求是整改,要始終聚焦“四風”問題,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好干部”標准和“三嚴三實”要求,抓好反思對照,並務實整改,補齊作風短板,做到真轉實改、篤行為之,養成好習慣,形成好作風。

接地氣,才能有生氣。干部群眾談心,需要各級各地干部能夠自覺主動地深入基層,到群眾中去,尤其要到問題和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要帶著真誠下去,帶著問題上來,要“身到”更要“心到”,“身入”更要“深入”,到群眾家門口去找群眾談心交心、征求意見、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將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將溫暖送到群眾的心窩裡,絕不能浮在水面上、呆在辦公室裡等著群眾來找、來訪。

常態才能長久。干部群眾談心,要想能夠真正發揮密切聯系群眾的作用,必須長期堅持、常態進行,絕不能一暴十寒或憑一時興起。同時,要創新干部群眾談心談話的方式方法,要形成干部下訪接訪、“路邊聽政”、“電視問政”、“網絡理政”等行之有效的常態化的工作制度,並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常補精神之“鈣”、常掃作風之“塵”、常糾行為之“錯”,在為民服務中增強本領,提升執行力。

干部群眾談心,固然要有一定的形式,但是形式必須為內容服務,或者說,談心必須有實實在在的內容,絕不能為了談心而談心、為了形式而形式,更不能將干部群眾談心異化為領導在群眾面前表演、作秀、擺譜。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干部在群眾面前作出的承諾,必須靠實實在在的行動去落實,群眾在干部面前提出的訴求,也必須靠干部的務實行動去完成,才能真正建立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分享到:
(責編:黃策輿、謝磊)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