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二”、“白加黑”,整日在“千條線”和“一根針”之間穿梭的工作常態﹔升遷遭遇“天花板”,遴選復習沒時間,患得患失拘泥於“副科病”的現實行徑,毫無疑問“芝麻官,千斤擔”正是當前基層干部的真實寫照。
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矛盾突顯,訴求交織,諸多問題不可回避。一方面,隨著改革發展,出現不少新矛盾,如征地拆遷、資源開發、勞動關系、企業改制等﹔另一方面,隨著社會變革,群眾的民主觀念、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利益訴求不斷增多,帶來不少新情況,如環境保護、食品安全、依法行政等。在辦公條件日益改善和財政經費日漸充足的同時,人民群眾對基層干部能力和魄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面是群眾與日俱增的期望,一面是升遷碰壁的無奈,如何在新時期,始終保持力爭上游的信念,一以貫之的追求,把“趕考”這份試卷答好,是每一個基層干部面臨的新課題。
保持“趕考”狀態,必須堅定理想不動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廣大基層干部應當正確處理好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之間的關系,將推動地區的發展、滿足群眾的訴求當作自己為官的使命和理想,在干事創業中,體味群眾回饋的笑容,感受到自我實現的“成就感”,而不是戚戚於官階高低,汲汲於財富多寡,隻有這樣才能克服“副科病”,贏得群眾心。
保持“趕考”狀態,必須牢記宗旨不忘本。“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基層干部不代表就一定能夠了解“基層”,和群眾離得近不代表就能走到群眾心裡去。每個基層干部必須牢固宗旨意識,做到走村入戶“不流於形式”,噓寒問暖“不官話連篇”,解決困難“不敷衍了事”,始終把人民群眾當作考官,在靈魂深處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根本問題。
保持“趕考”狀態,必須艱苦奮斗不懈怠。“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古人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基層干部要樹立勤儉節約意識,不僅是一種個人的修養與節操,更是一種自覺抵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的能力。艱苦奮斗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中,看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直面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保持“趕考”狀態,必須清正廉潔不變質。“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基層干部是黨員干部隊伍的“代言人”,舉止投足都體現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和形象,所以廣大基層干部不但要干出業績,答好筆試成績,還要不斷改進工作作風,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積極落實“三嚴三實”,對照“四面鏡子”,保持清正廉潔,爭取“面試”過關。
保持“趕考”狀態,必須努力學習不浮躁。“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基層干部要抓住每一次培訓學習的機會,認真聽、認真記,在日常生活中,要少一些舉杯把盞和紙迷金醉,多擠出一些時間進行自學。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不能“讀死書”,更不能“照搬照抄”,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善於發現問題,用新的知識解決問題,不斷創新工作方式,不斷豐富服務方法,隻要這樣才能跟上群眾日益高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