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浙江日報評論員:在解決問題上下功夫

——五論善始善終抓好教育實踐活動

2014年08月04日13:40  來源:浙江日報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目的就是解決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活動能不能取得成效,群眾對活動滿意不滿意,關鍵是看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看黨員干部的作風有沒有轉變。

敢不敢於、善不善於解決問題,是對黨性和能力的考驗。如果“會上熱烘烘,會后就放鬆,再過幾天無影無蹤”,轉變作風就會虎頭蛇尾、功虧一簣,就會失信於民。因此,隻要問題聚焦了,認識到位了,決心下定了,我們就要見行動、促轉變,用真改、實改的成效取信於民。

解決問題,要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解決作風問題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堅持聚焦“四風”貫穿始終,抓住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一“風”一“風”地查,一項一項地改,防止整改承諾成為“空頭支票”﹔另一方面,要堅持與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與全省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相結合,拿出真招、硬招,一抓到底、真改實改、不留死角,讓作風建設的成效體現在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成果上。

“四風”是一種普遍現象,但具體到每個地方、每個單位、每個黨員干部,其表現各不相同。教育實踐活動中,既要注重解決共性問題,也要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解決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和黨員干部個人的突出問題,查自己要有刮骨療傷、削肉見骨的勇氣與魄力,查別人要敢於拉下臉面、丟開情面,把問題找准找實,讓作風之弊纖毫畢現。事實証明,敢於露丑,才不會丟丑﹔不“愛惜羽毛”,才是真正愛惜自己的臉面。

解決問題,還必須注意統籌兼顧。既要立足當前,把眼前的突出問題解決好,讓群眾看到變化、增強信心,又要著眼長遠,健全改進作風的常態化、長效化制度,從根本上鏟除作風問題產生的根源。既要分清問題成因,該上級主動的就上級主動,該下級主動的就下級主動,又要上下聯動、協同用力,共同推動問題的解決。

勇於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隻要廣大黨員干部堅持即查即認、即認即改,不賴賬、不上交、不拖延,就一定能有效整治“四風”,讓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新變化、新氣象。

分享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