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弘揚沂蒙精神踐行群眾路線

2014年08月02日10:52  來源:光明日報

鷹窩峰(平邑蒙山)

本期主題

沂蒙精神是黨踐行群眾路線的實踐結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在沂蒙地區考察工作時指出,歷史不能忘記,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揚。

在新的歷史時期,弘揚沂蒙精神是山東黨政軍與沂蒙人民共同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成功典范,是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最生動、最真實的教材,也是現階段反對“四風”有力的思想武器,對於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深入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2014年4月27日,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委組織部和臨沂市委主辦,山東省社科聯和臨沂市委宣傳部、臨沂市委組織部承辦的“弘揚沂蒙精神與踐行群眾路線”理論研討會在臨沂舉行。來自中央黨校、解放軍報社,以及山東省有關部門的領導、專家、學者,以“弘揚沂蒙精神與踐行群眾路線”為主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和精彩交流。

弘揚沂蒙精神要重視深化研究

弘揚沂蒙精神我們已是萬事俱備,也不欠東風,關鍵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有效發揮。

沂蒙精神,是中國共產黨90多年革命歷史中塑造的新精神。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十月來視察時說的,它也是黨和國家一種寶貴的精神。沂蒙革命紀念館在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等方面都不錯,是一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良好基地。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發揮好沂蒙革命紀念館的載體作用,進一步弘揚沂蒙精神,會收到良好效果。

弘揚沂蒙精神要重視深化研究,這需要對沂蒙精神的特質與內涵做深入闡發。沂蒙精神不是一個地域精神,對沂蒙精神特質與內涵的闡發和研究要考慮到它與我黨主流精神相同與自身特色。可以說,沂蒙精神肯定滲透著山東歷史上或者說孔孟之鄉優秀傳統文化,這是其地域方面的優勢。

沂蒙精神與其他精神相比,在層面上也不完全一樣。我認為,沂蒙精神更多是體現黨群關系、政群關系、軍群關系、群群關系。沂蒙精神最主要的特質內涵應該是“愛黨愛軍,無私奉獻﹔軍民交融,生死與共﹔顧全大局,勇於擔當﹔敢於勝利,善於勝利。”(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教授 柳建輝)

弘揚沂蒙精神要興於學立於行成於制

沂蒙精神是沂蒙文化的魂魄,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結合當前深入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的指示要求,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沂蒙精神,是一項重大的全局性戰略任務,沂蒙黨政軍民負有特殊的光榮使命。

清醒認識黨和國家建設發展面臨的考驗和危險,增強發揚光大沂蒙精神的政治責任感和緊迫感。要進一步認清沂蒙精神對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偉大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從對政黨興衰、國家存亡、軍隊勝敗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把握上,進一步增強弘揚沂蒙精神、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政治責任感、緊迫感和自覺性。

總結升華學習、研究和宣傳形成的新成果,體現發揚光大沂蒙精神的時代感和全面性。全面准確地把握沂蒙精神的培育主體、精神實質、基本內涵、文化根脈。

持續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斷開辟發揚光大沂蒙精神的新境界。沂蒙地區黨組織長期宣傳依靠群眾,組織帶領群眾共同創造的沂蒙精神,是我們黨貫徹群眾路線的成功典范。要興於學,打牢弘揚沂蒙精神、踐行群眾路線的思想基礎﹔立於行,樹立弘揚沂蒙精神、踐行群眾路線的良好形象﹔成於制,推進弘揚沂蒙精神、踐行群眾路線的制度創新。(解放軍報社原副總編輯、少將 孫臨平)

深刻把握沂蒙精神的特質

沂蒙精神從哪裡來?從歷史的脈絡來看,在山東境內,共產黨領導的一系列革命斗爭給予沂蒙精神成長的土壤﹔再加上源遠流長、世代相傳的齊魯傳統文化,和山東人民自強不息、勤勞勇敢、淳朴善良的民風,賦予沂蒙精神獨有的特質。井岡山精神的特質在於星火燎原、敢於斗爭,延安精神重在艱苦創業、為民服務,西柏坡精神突出兩個“務必”。沂蒙精神的特質就是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這講的是黨政軍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共產黨愛民為民,所以群眾才能“愛黨愛軍”,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黨群關系就是血肉相連。

從地域特色來看,抗日戰爭時期,山東的黨政軍機關就在沂蒙山,所以說,沂蒙精神也是山東軍民的。在山東戰斗的115師團結帶領了山東的3800萬群眾,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為了無產階級的解放而斗爭。但沂蒙精神又不能命名為山東精神,它還具有沂蒙山這一地方的地域特色。

從實踐意義來看,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實現中國夢,兩個強有力的抓手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改進黨的作風。改進黨的作風,踐行群眾路線,最迫切要解決的就是脫離群眾的問題。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這是沂蒙精神蘊涵的最深刻內容,也是群眾路線要實現的目標。(山東省委黨校副校長、教授 孫佔元)

沂蒙精神是推動發展的精神動力

和諧融洽的黨群、干群關系,既是沂蒙精神的真實寫照和生動體現,也是沂蒙精神的特色和特質。

偉大的實踐表明,沂蒙精神不但深刻體現了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中國革命精神的核心內容,即為民謀福祉、為人民服務,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而且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精神動力。

縱觀我們黨90多年的輝煌歷史,作風建設始終是體現黨的性質、生機與活力的重大問題,保持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我黨從勝利不斷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証。沂蒙精神集中體現了“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務人民”的黨群干群關系理念,我們黨在領導革命和建設的長期實踐中,培育形成的黨同人民群眾血肉關系和優良作風的概括與展現。在推進新時期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必須全面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隻有這樣,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長期保持,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才能更加穩固。(山東文學社社長、著名作家 楊文學)

偉大的精神源自偉大的實踐

偉大的精神發源於偉大的運動。在革命戰爭年代,萬眾一心跟共產黨走,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積極奉獻,建構了黨政軍民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的親密關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這就是沂蒙精神的精髓所在。沂蒙精神就是沂蒙魂。

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沂蒙人民才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各個時期的斗爭中都有驚人的表現,逐步形成沂蒙精神,並凸顯其巨大的精神推動力。沂蒙精神在第一次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萌發,基本形成於抗日戰爭時期,在解放戰爭時期成熟。新中國建立之后,沂蒙精神得到繼承和發揚,特別是改革開放更是為沂蒙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沂蒙精神有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的精神支柱,立身之本。傳統文化的熏陶鑄就了沂蒙人良好的精神風貌,受盡剝削壓迫的歷史錘煉了沂蒙人敢闖敢干的倔強性格,長期的貧窮落后境況醞釀了沂蒙人創新進取的強烈欲望,黨的培育是沂蒙精神形成和發展的最重要原因。

在新的歷史時期,弘揚沂蒙精神具有重要意義,有利於提高黨的威望,增強全黨全民的凝聚力,有利於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有利於淨化人們的心靈,有利於反腐倡廉,有利於社會安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原主編 蘇彥榮)

沂蒙精神是群眾路線的實踐結晶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生命哲學,也是生活哲學﹔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工作路線,更是工作方法。因此,堅持群眾路線應該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追求,也是永不放棄的法寶。沂蒙精神就是黨踐行群眾路線的實踐結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群眾路線的理論基礎是實踐哲學。實踐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也就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實踐哲學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成功,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群眾路線是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黨性修養來自於馬克思主義政黨屬性的根本規定,來自於黨組織對黨員的根本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探索中把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把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融於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廣泛實踐中,形成了黨性修養。

群眾路線要始終與國際視野相統一。黨員干部一方面要向普通群眾學習,另一方面也要向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成功經驗學習。要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和“魂”的同時,也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時刻做到觀大勢、謀大事,在改革開放中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政黨制度教研室主任 祝靈君)

要做踐行群眾路線的模范

劉少奇同志1942年4月至8月在山東根據地的工作,就是堅持群眾路線、解決突出問題、推動事業發展的經典案例。

1942年,山東根據地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但與其應承擔的戰略任務相比,與中央要求相比,還有較大距離。劉少奇同志於1942年4月10日到達沂蒙臨沭朱樊村,對山東工作進行深入細致的考察了解。他召開會議,提出了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務,在大的方針政策上初步統一了山東軍政領導思想,要將各項工作做好,首先要做好群眾工作。要組織群眾就要改善人民的生活,最要緊、最具體的就是抓住減租、減息、改善雇工待遇這三件事。從此,山東的形勢發生了深刻轉變,對勝利度過抗戰最艱苦的階段和以后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劉少奇在山東一共工作了短短4個月,就解決了山東根據地存在的棘手問題。在這一階段的工作,有許多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總結的地方。⒈調研先行,不主觀、不武斷。⒉敢於直面問題,不回避矛盾,不怕得罪人。⒊將緊緊依靠群眾作為制勝法寶,將解決群眾關心的生活生產問題作為動員發動群眾的起點。⒋結合實際抓理論教育,注重提高干部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⒌帶頭艱苦奮斗,不搞特權。(中共中央組織部全國組織干部學院研究與指導部主任 張新剛)

無私奉獻凸顯沂蒙精神特別內涵

沂蒙精神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但作為其核心的“無私奉獻”,卻凸顯出沂蒙精神特別的內涵。

在歷經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成為全國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革命根據地之一的沂蒙山區,為了革命的勝利、國家的解放,沂蒙人民將無私奉獻體現得淋漓盡致。沂蒙人民與黨和軍隊的生死相依,正是“愛黨愛軍、血肉相連、魚水相依”的群體意識的充分體現,正是我們今天踐行群眾路線的理論之源。和平年代,無私的沂蒙人民,以自覺奉獻為榮、以長期奉獻為貴、以竭力奉獻為樂,孕育了沂蒙精神,孕育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也推動著沂蒙精神與時俱進。

沂蒙精神就是一面旗幟,展示的是人民群眾熱愛黨、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群眾的主體地位有機結合的沂蒙精神,充分地體現了黨的群眾路線的實質,因而沂蒙精神也構成了群眾路線豐富發展的精神基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奮斗的今天,我們黨更要保持這種血肉聯系,才能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才能不斷鞏固擴大,才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核心。(井岡山干部學院培訓部主任 熊欽和)

從新高度新廣度弘揚沂蒙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臨沂時指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過去,也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不同的場合作過類似的評價,但由黨的總書記如此明確地相提並論,“一錘定音”,這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也實現了老區人民多年來企盼的將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等紅色精神並舉的夢想。

沂蒙精神雖然產生於和發展於沂蒙老區,但它並不僅僅屬於臨沂﹔雖然孕育和誕生於戰爭年代,但他並不僅僅代表過去﹔雖然它屬於沂蒙老區和齊魯大地,但更屬於華夏兒女。它是中華民族精神和中國革命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我們黨的優秀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集中反映,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建設的思想精髓。

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已經處於同一個高度的平台,我們就應該認真研究他們之間的相同或相通之處,追尋他們的同源同根、同宗同魂。要發揚光大沂蒙精神,我們必須從新的高度和廣度深化對沂蒙精神的研究和弘揚,一方面推進沂蒙精神理論研究的學術化轉型,一方面探討沂蒙精神應用研究的可行性路徑,真正使沂蒙精神研究在理論上“頂天”,在應用上“立地”。(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巡視員、教授 韓延明)

在抓黨的建設中大力弘揚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黨政軍民在革命戰爭的特殊環境和條件下共同鑄就的偉大精神,主要包括黨的精神和人民精神兩個方面。

黨的精神主要包括“為國家民族求獨立求解放、為人民謀利益、密切聯系群眾、嚴明紀律、英勇戰斗、不怕犧牲”﹔人民精神主要包括“愛黨愛軍、英勇支前、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沂蒙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偉大進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並不斷得到拓展。從黨的精神方面說,主要包括“實事求是、群眾路線、改革開放、民主法治、文明和諧、強國富民”﹔從人民精神方面說,主要包括“愛黨愛國、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

要把弘揚沂蒙精神深入貫穿於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之中。我們必須警醒起來,緊緊抓住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個重大契機,大力弘揚革命戰爭年代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狠抓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要科學創新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山東省社科聯副主席、黨組成員 周忠高)

沂蒙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

沂蒙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既有豐厚的歷史意蘊,也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特別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形成淵源、基本內容和價值目標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而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沂蒙精神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艱苦奮斗中形成的一種革命精神、創業精神和改革開放精神,是長期積累、不斷升華、最終成熟的群體意識和思想結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歷史淵源和理論淵源在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也必須在這一歷程中逐漸營造和發展。

沂蒙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基本內容的一致性。沂蒙精神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必須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思想體系。

沂蒙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價值目標的一致性。沂蒙精神的價值目標是保家衛國和富民強國,基本特征是“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但其終極目標和價值指向仍是一種家國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必須實現保家衛國和富民強國,既要考慮到國家利益、社會利益,也要考慮到家庭利益、個人利益。(聊城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系主任、副教授 秦正為)

(記者 趙秋麗 通訊員 劉廣闊 邢子文整理)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