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活動中,貴州省福泉市馬場坪街道辦事處針對查擺出來的聯系群眾不到位、服務發展不精准等問題,多方式促進、多途徑強化、多舉措激勵干部到村、進組、入戶,積極高效回應群眾訴求,確保服務群眾不斷檔,贏得了群眾稱贊。
網格到戶察民情,民需民盼“一賬清”。依托“分組聯片區・個人結窮親”主題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以“院壩會”、“宣講會”、“道德講堂”為載體,組織干部職工進村入戶進行民情大走訪、民意大調查,幫助群眾了解惠民政策、掌握工作動態,全面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熱點難點問題及對小康創建的認可度。結合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排查整頓工作,對小康入戶調查表有針對性的進行修改完善,形成統一的民情調查表,按照“主要領導包片、分管領導包村、中層干部包組、普通職工包戶”的包保機制,對12個村(居)143個組進行再排查、再考量,分門別類建立台賬,確保社情民意及村(組)情及時掌握。以群眾工作和片區兩個服務中心為樞紐,對民情台賬以戶為單位,分組梳理,按村匯總,並組織專人進行電子統計,確保“台賬一翻知民情”。目前,共走訪群眾2795戶,收集民意162條,建立台賬2078戶。
名片到家包服務,大小訴求“一撥靈”。建立“群團干部幫弱村、經法干部幫窮村、綜治干部幫亂村、農技干部幫產業村”的結對幫扶機制,按每村2名副科級領導干部的配備原則,有針對性明確聯村負責人,結合干部業務工作能力,下放125名政法綜治、勞動保障、社會事務等業務骨干,為確保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奠定堅實基礎。根據聯村負責人、“下放”干部情況,制作干部職工個人照片、姓名、電話及從事業務等服務事項的“名牌(片)”,張貼至各村(居)組或村(居)組長房宅醒目位置,以及發放至聯系村、組、戶,確保人下放、卡下發。圍繞“受理—承辦—回復”三環節“一天制”,強化群眾工作和片區兩個服務中心的統籌協調職能職責,推行主要領導帶班、分管領導值班、其他干部坐班的24小時輪流值守制度,對群眾訴求進行打包服務,對不能馬上辦理的做好解釋,並明確辦理時限,讓群眾訴求件件有交待、事事有著落。目前,發放(張貼)名片(牌)3500余張(塊),接受群眾電話訴求1500余次,為群眾辦理相關事務900余件,好事實事239件,協調服務546次,決民生重大項目15個。
機制到人激干勁,干部識別“一檔明”。出台包保工作、限時辦結、首問責任、一次告知、全程代辦等紀律制度,結合科級干部任期,明確包保干部三年任期制,對流出干部實行替補,對流入干部實行村組與干部實際雙向結合進行選配,確保聯系服務群眾不脫節,有保障。由紀工委牽頭,按明查與暗訪相結合、服務對象評與群眾留言查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健全服務群眾月通報、季評比、年匯總制度,為各包保干部職工建立專項台賬,並作為干部提拔任用、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開通並公布監督舉報電話,對群眾訴求超時答復、不予答復和有“吃拿卡要”等現象的,對當事人及包保村組干部進行問責,對情節嚴重的進行辭退或組織處理。充分利用戶外宣傳、OA短信平台等資源優勢,對各村(居)組工作進展、落實情況進行晾晒,擴大服務對象、廣大群眾及全體干部職工監督途徑和范圍,營造干部服務群眾“爭、比、趕、超”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先后提拔任用中層干部5名,通報批評1人。
(貴州省黔南州基層黨建雲平台 劉斌 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