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牛古吐鄉堅持以邊查邊改為准則,採取“四回頭”方式加固第一環節活動成果,為后續活動環節打下堅實基礎。
一回頭摸底鄉村黨員干部學習成果。以開展群眾路線實踐活動應知應會考試、活動辦電話問答、抽看學習筆記、交心談心等多種形式,掌握鄉村兩級黨員干部的學習狀況﹔二回頭巡看支部活動開展情況。由鄉裡成立的21個指導組對全鄉23個黨支部進行巡查,通過聽取匯報、實地查看、詢問黨員、查閱相關文件資料的方式,對各支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解﹔三回頭比照活動推動工作實效。針對“大下鄉”入戶發放調查問卷過程中,有176名流動黨員和4000多名勞力外出務工,以春耕生成產流出人員返鄉為契機,進行再次入戶調查爭取意見建議。四回頭查找“六送、五找、做四員、爭三先”活動載體(在鄉機關、鄉直機關黨員干部中開展“六送”活動,即送法律,化解矛盾糾紛﹔送信息,拓寬致富視野﹔送科技,提高致富技能﹔送溫暖,解決實際困難﹔送衛生,關愛群眾健康﹔送文化,豐富群眾生活。在村級黨員干部中開展“五找”活動,即找政策,讓群眾致富有捷徑﹔ 找項目,讓群眾致富有依托﹔找資金,讓群眾致富有動力﹔找市場,讓群眾致富有保障﹔找合作,讓群眾致富有活力。在全鄉黨小組和村民小組黨員干部中開展“做四員”活動,即做政策宣傳員﹔做發展助推員﹔做致富引導員﹔做矛盾調解員。開展“爭三先”活動,即,鄉機關鄉、鄉直機關黨員干部在為群眾解難事時爭當“六送”先鋒,村級黨員干部在為群眾辦實事時爭當“五找”先鋒,黨小組和村民小組黨員干部在為群眾服務時爭當“四員”先鋒。)中存在的不足。對於沒有“送”到位的鄉干部,沒有“找”到位的村干部,指明了“送”“找”方向,限期整改到位,對黨小組組長和村民組長做四員細化了崗位職責。在“回頭看”過程中,針對詢查中發現的薄弱環節和缺課篇目,及時安排部署進行補課。
截止目前,對於沒有“找”到位的村干部,指明了“找”的方向,經過限期整改,現全鄉有47名村干部為群眾協調農牧業貸款570萬元,上項目農戶240戶,如德力板村黨支部書記盧國俊為村民馬常龍協調貸款20萬元,種植膜下滴灌大油葵1000畝,為村民姜國軍協調貸款3萬元,養殖蛋雞20000隻。村干部領辦、協辦農村經濟合作組織13個,如德力板村村委會主任蘇廷剛領辦雜糧種植合作社,為402戶種植戶,實施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通過“回頭看”對黨小組組長和村民組長做四員細化了崗位職責,現全鄉133名黨小組組長和24名黨員村民組組長為群眾宣傳黨的政策、國家法律法規141次﹔為312人送去農牧業實用技術,為群眾宣傳致富信息208條﹔為群眾化解矛盾糾紛51起。如德力板村黨小組組長傅田生同村民組組長張鳳同義務修機電井2眼,修膜下滴灌管道30米,為群眾協調化肥15噸、地膜150捆、滴灌帶60捆,群眾種植膜下滴灌玉米400畝、膜下滴灌谷子5000畝。
(內蒙古敖漢旗黨建雲平台供稿 曹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