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內蒙古滿洲裡:把握核心 突出效果 夯實黨性教育主陣地

2014年07月29日10: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自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內蒙古滿洲裡市委黨校充分發揮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主陣地和黨性鍛煉的大熔爐的作用,圍繞全市中心工作,以理想信念、核心價值觀、紀律作風等專題為培訓內容,精心編制課程,突出培訓效果。

一是圍繞中心,突出主題。堅持正面教育為主,是我黨歷來開展教育活動的基本要求。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取得成效,必須首先打開人的精神世界,通過觸及思想、正視矛盾和問題,讓思想和靈魂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來照射,重溫黨的宗旨、綱領和政治主張,從而在思想上正本清源,明確黨的政治本色,知道是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黨校在宣講工作中,牢牢把握“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總要求和“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在思想建設領域,進一步發揮主體作用,以服務於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和滿洲裡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為主線,以教育和培養黨員干部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增強宗旨意識、大局觀念和實踐能力,不斷提升思想境界為目標,選派多名骨干教師,先后到我市各區及政法委、宣傳部、國稅局、地稅局等30幾家單位,圍繞“黨章”、“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解讀”、“黨的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黨的群眾路線”、“作風建設”、“職業道德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等內容宣講30余次,培訓學員近兩千人次。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黨校的宣講工作,主題鮮明、立意清晰,培訓效果實,社會評價高,為我市教育實踐活動形成上下聯動、互促共進的良好局面夯實了思想理論基礎。

二是量身定制,按需施教。在宣講工作中,黨校注重將宣講內容與黨在當前面臨的斗爭形勢和歷史任務緊密相連,注重將宣講內容與黨情、國情、區情、市情緊密相連,注重將宣講內容與培訓單位的職能任務和工作特點緊密相連,量身定制,按需施教,既不抽象地坐而論道,也不片面地將“四風”問題限定於某一領域來認識,而是緊扣當前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面臨的形勢以及承擔的歷史使命來科學設定宣講專題,尤其是把“四風”問題與各單位查擺出來問題相結合進行入情入理的分析,把黨性教育貫穿始終。如“作風建設”專題,在把有關理論和中央領導關於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講話、重要文件的原文精神學深吃透的基礎上,結合不同培訓單位、不同培訓對象、不同行業特點進行差異化的課程准備,深入實際了解情況,開動腦筋分析問題,既注重實際工作的需要,也注重工作崗位拓展思維方式和視野、提升工作水平的願望與要求,更重要的是將黨性教育貫穿始終。通過宣講,使學員清醒地認識到:黨員的黨性觀念體現在社會實踐中,表現為立身行事、待人處世,對待事業、工作、組織,對待人民群眾的根本態度和觀點,歸根到底就是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的黨員干部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還要時刻改造主觀世界,不斷強化黨員意識、先鋒隊意識,我們黨能否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各項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最終取決於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能否保持堅強的黨性。為保証宣講質量,黨校還組織走訪了一些退休老教師和離退休老干部,並與培訓單位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聽取他們的聽課要求及意見、建議,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更注重黨員干部的思想問題,將可操作性強的知識點作為教學主線,以時事熱點、規律總結、經典案例、視頻解說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達到了啟迪思維、開拓視野的良好效果。

三是立足發展,注重創新。黨校的理論宣傳工作服務於黨員干部的精神家園,是一種特殊的群眾工作,一頭連著黨的理論方針、政策路線,一頭連著特殊受眾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是理論與實際聯系的橋梁,也是黨與群眾聯系的精神橋梁。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作為理論宣傳工作者首先要明確群眾范疇,明確群眾是個具有時空界限、相對固定的概念,不同時期,不同情境下,“群眾”含義不同,相對於黨內,黨外的都是群眾﹔相對於上級,下級也是群眾﹔相對於服務對象,人人都是群眾。在宣講過程中,一方面體現價值判斷的選擇,將“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群眾觀貫穿於宣講工作始終,以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立足點,在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的創新中尋求發展﹔另一方面體現思想理念的傳導作用,始終將群眾路線的最新理念、群眾工作的最新方法、最新實踐、最新進展加入教學內容,讓培訓對象了解最新政策動態,對國家、自治區及滿洲裡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的各項政策有更加系統、深入的了解,拓寬視野,引發思考,在促進領導干部提升黨性修養和科學決策水平的同時,更好地引領群眾,提高群眾推動試驗區建設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內蒙古滿洲裡市黨建雲平台供稿)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