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級黨組織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陸續召開,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勇敢地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揭短亮丑,查找問題根源,明確整改措施,基本達到了紅臉出汗、觸及靈魂的目標,贏得了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一致贊許。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個別地方的專題民主生活會多了一些表演的成分,少了一些真刀實槍的“辣味”,不幸淪為 “群口相聲會”。具體表現為,有的領導干部如同演員一般,按照劇情發展按部就班地 “說台詞”,言辭拿捏到位,“臉譜”根據“劇情”的發展隨時更換﹔有的批評意見提了一大堆,實際上仍是表面現象、大路邊的東西﹔有的對照檢查材料洋洋洒洒萬余字,但對自己和他人的“四風”問題卻是含含糊糊、一筆帶過,缺少體現自身特點和工作特點的具體事例﹔有的對問題根源的分析和制定的整改措施大而化之、化繁為簡,既缺少動真碰硬的勇氣,又缺乏整改落實的擔當精神。
在這種經過事先設計的“群口相聲”式的民主生活會上,批評與自我批評能夠發揮多大的功效暫且不提,僅就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來看,就令人不寒而栗。無怪乎一些黨員群眾由衷地感嘆:“有些專題民主生活會看似語言很犀利、表情動作很豐富,但是感覺是‘對台詞’、不真實,開完會就算完事了,在實際工作中該怎樣還怎樣。”
民主生活會是我們黨的重要法寶之一,其主要功效是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矛盾,有效地進行黨內監督,從而達到“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民主生活會上不在於言辭是否犀利、尖銳,不在於表情是否嚴肅、豐富,甚至痛哭流涕,而在於查擺的“四風“問題是否准確到位,是否達到了見人見事見思想的深度,在於原因分析是否觸及了病灶、找到了根源,在於整改措施是否具體可行,並按照既定的目標持之以恆的落實下去,讓黨員干部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的整改效果。
要想把民主生活會開的實實在在,並開出成效,需要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真正提高思想認識,深刻查找問題,深入分析根源,認真制定整改措施,堅決杜絕走過場現象﹔督導組更要嚴格把關,成熟一個召開一個,決不能為了趕時間、交任務而放鬆要求,降低質量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