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發現問題是起點,解決問題最關鍵。功夫用在解決問題上,把老百姓最擔憂、最焦心、最反感的事情解決好了,活動才能取得組織認可、群眾滿意的效果。“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日前,一位中央領導同志一席話道出歷次教育活動一個顛不破的真理:解決問題才能取信於民。
教育實踐活動的推進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深入剖析問題、認真解決問題的過程。搞好教育實踐活動,說一千道一萬,最終還是看解決問題。不解決問題,一切都是空談。試想,推進活動轟轟烈烈,查擺問題刨根問底、開展批評出汗紅臉、公開承諾豪言壯語,解決問題卻虛晃一槍,群眾反映的問題“山河依舊”、黨員干部身上的問題依然如故,實踐活動必然會腳底踩空,陷入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的泥沼。
解決問題是硬道理,需真功夫。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在群眾家門口開展,群眾最講實際,認干不認說,評判活動成敗就看問題解決了沒有。如果在解決問題上偷奸耍滑、偷工減料,不下真功、不用真勁,解決問題“耍滑頭”﹔要麼是懷有闖關思想,關口過后、一切照舊﹔要麼是抱有差不多心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糊弄應付﹔要麼產生了鬆勁情緒,前緊后鬆、有始無終,解決問題打起“退堂鼓”……在那些花裡胡哨的表面文章上下功夫,在實實在在解決問題上“打游擊”,整而不改、改而不真、改而不徹底。活動過后,“山還是那座山,梁也還是那道梁”,意見還停在紙上、問題還擺在桌上,如此這般,群眾如何認可、怎能買賬?教育實踐活動怎能見到實效、取信於民?
解決問題也要走群眾路線。堅持開門搞活動,解決什麼問題,怎麼解決問題,要多聽聽群眾意見,讓群眾說出心裡話、講出真意見,把問題解決在群眾心坎上。解決問題過程中,動員群眾出主意、想辦法,問計於民、問策於民,群策群力、凝聚合力,運用群眾智慧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全程向群眾公開,整改一點公開一點、整改一個公開一個,讓群眾監督、請群眾評判。
解決問題,貴在說到做到、雷厲風行,不能拖、不能推,更不能等。一推一拖一等,就會“踢皮球”。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立說立改、即知即改,輕微問題馬上解決、突出問題著重解決、緊迫問題抓緊解決,把群眾最盼望的事做好、最焦心的辦好、最反感的事改好,打通解決問題“最先一公裡”。從細處改起、實處抓起,解決群眾身邊的一些民生小事,具體到人、具體到事,緊緊盯住、一改到底,防止大而化之、籠而統之,走好解決問題的“最后一步路”。
解決問題抓住重點,方能突破難點。教育實踐活動強化問題導向,聚焦聚神聚力,持續聚焦“四風”問題,把解決實際問題與作風問題、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眼前問題與長遠問題、上面問題與下面問題結合起來,起到抓一帶萬的效果。專項整頓會所中的歪風、培訓中心的腐敗、裸官問題、奢華浪費建設、領導干部參加天價培訓等突出問題,堅決整治、從重處理,不搞“罰酒三杯、明懲暗放”那一套,以嚴厲懲治取信於群眾﹔深入治理基層黨員干部不正之風和違法違紀行為,干部走讀、收紅包、吃空餉等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教育干部“不以惡小而為之”,讓群眾從身邊小事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