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內蒙古阿榮旗:為民服務破除"藩籬"解決問題不留"死角"

2014年07月25日11: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今年以來,內蒙古阿榮旗以深入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抓手,對照自身實際,堅持把密切干群關系、立行立改惠民、提高服務能力貫穿活動始終,扎實推進教育實踐活動,實現了干部接地氣、群眾真滿意的良好效果。

除“四風”根源,密切干群關系,促“單一模式”變“百花齊放”。阿榮旗教育實踐活動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設計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特色自選動作,開展一系列密切干群關系為主題的活動,做到既“身入”群眾,又“心入”群眾,架起一座黨和群眾的“連心橋”。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各鄉鎮、各部門圍繞“四風”問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堅持不等不靠,上下聯動、邊查邊改,多從惠民實事入手,祛除“四風”惡習,改變工作作風,通過黨員干部公開晒承諾、召開座談會、民情家訪等方式,全方位、多層次、廣渠道征求意見,提升領導干部思想認識,促使教育實踐活動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活動帶來的變化,讓活動真正給群眾帶去實惠。

晒“服務”宗旨,立行立改惠民,讓“走走過場”變“真幫實扶”。在全旗社區中開展“818(幫一幫)”民生工作法,農村開展“3221”工作法,通過實施“扶鄉包村聯戶”服務制度,縣處級領導干部每人聯系1個鄉鎮、1個后進村(社區)、幫聯2戶貧困戶,選派科級干部到村(社區)挂任第一書記,選聘優秀民營企業家到后進村擔任經濟主任,鄉鎮下派包村干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實現了“工作到村(社區)、服務到戶、溫暖到心”。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旗23名處級引領員擔任11個督導組的正副組長,負責對11個鄉鎮進行督查指導,162名鄉科級引領員擔任148個行政村、14個社區的指導員,深入群眾家中與普通群眾懇談,通過談現狀、談發展、談困惑,及時發現和了解了群眾關心和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找准“症結”,對症下藥,切實解決老百姓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重“整改”落實,提高服務能力,使“坐而論道”變“事必躬親”。針對部分黨員干部存在責任心不強、搞面子工程、弄虛作假、侵犯群眾利益等問題,阿榮旗以“鄉村兩級引領下基層”、“黨員干部包村聯戶”為抓手,把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田間地頭,通過干部下基層訪民問苦、駐村到戶解決問題,形成“引領員排查發現問題、職能部門下沉解決問題”的管理運行機制,將收集到的問題和征求到的建議,立行立改。並努力實現政府職能由“封閉型管理”向“陽光型服務”的轉變過程,在窗口服務行業實行“一站式服務”,根除工作作風上的“庸懶散”現象,嚴格治理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看臉色辦事,推諉扯皮、辦事拖拉、效率低下、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方面的問題,把服務群眾的行動落實到具體崗位上、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群眾路線活動給窗口單位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

(阿榮旗黨建雲平台供稿  郭春龍)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