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落實“三轉”還需解決“三個問題”

古韻清風

2014年07月24日17: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是新一屆中央紀委根據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作出的戰略調整。這既是紀檢監察機關自身的一次深刻變革,也是實現紀檢監察機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但是,筆者認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落實“三轉”中 ,還需解決三個問題。

轉職能要厘清職能定位,解決“干什麼”的問題。黨章規定,各級紀委的主要任務是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做好對黨員經常性教育、對黨員領導干部行使權力進行監督、檢查和處理違紀案件,受理黨員控告和申訴、保障黨員權利等工作。這些工作是各級紀委承擔的主要職能,但是,在具體實踐中,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往往是“名存實亡”,在鄉鎮,鄉鎮紀委書記是由黨委副書記兼任,同時還分管黨建、宣傳、信訪穩定等工作,這就造成紀委書記由“負責”變成了“分管”,“專職”變成了“兼職”,“本職”工作變成了“副業”。 鄉鎮紀委委員也是由鄉鎮其他工作人員擔任,有名無實,鄉鎮紀委人力明顯不足,基本沒有人專門從事紀檢監察工作,而鄉鎮紀委處於黨的紀律檢查組織的最基層,是黨的各項決策部署在基層得到及時貫徹落實的有力推動者,鄉鎮紀檢干部與老百姓朝夕相處,最先了解群眾的訴求,群眾的直接利益最需要他們來維護,任務繁多,責任重大。因此,各級紀委必須盡快調整角色定位,聚焦到自己的主責主業上來,從配合黨委政府開展業務檢查轉變到對黨委政府依法履行職責的執紀監督上來,通過談話提醒、監察建議、責任追究、查辦案件等有效形式,不斷深入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轉方式要科學履職,解決“怎麼干”的問題。紀檢監察職能不斷深刻轉變,必然需要工作方式方法與其相適應。要緊緊圍繞基層群眾的訴求、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來推進工作方式的轉變,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督促有關責任部門依法依規履行職責上,不再介入監督對象的具體監管行為。要注重抓早抓小,對黨員干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教育、早查處,防止小錯釀成大錯、小案拖成大案。要針對近幾年基層案件主要集中在強農惠農政策落實不到位的情況,把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放在首位,加大對基層黨員干部“四風”問題和輕微違紀問題的查處力度,防微杜漸,切實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問題。

轉作風就是要求真務實,解決“干得好”的問題。打鐵還需本身硬,正人先正己。作為紀檢監察干部,本身就是監督別人的干部,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切實增強組織觀念、紀律觀念和法制觀念﹔要帶頭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成為遵守黨的紀律的模范。紀檢監察干部處在反腐倡廉工作崗位上,並不意味著就對腐敗有天然的“免疫力”,更不意味著可以擁有游離於監督之外的特權。因此,紀檢監察干部必須有過硬的思想素質和良好的工作作風,如果紀檢監察干部都不能嚴格執行黨的紀律,那又如何去監督、教育他人。在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十分嚴峻的新形勢下,做到嚴格執行黨的紀律並不是一件易事,紀檢監察干部隻有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帶頭糾“四風”,才能得到群眾的支持和信任。

分享到:
(責編:黃策輿、謝磊)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