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富才是真的富”。內蒙古克旗土城子鎮以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依托鎮域經濟在農牧商貿中全面發展的有利條件,採取以“學”樹才、以“學”興商、以“學”惠民的具體辦法,為百姓搭建致富平台。
以“學”樹才,培養“技術型”百姓。注重鄉土人才開發與農牧業發展並重。一是“請進來”授課。邀請旗農牧業專家深入村組對從事種養業的百姓進行集中授課,開展實用技能培訓。同時,對特色種養業進行技術幫扶,為實現其規模化發展奠定基礎。二是“走下去”送經。組織鎮涉農站所工作人員到各村組以田間地頭為課堂,開展技術承包、技能推廣、科技扶貧等活動,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學習科學知識、獲取發展信息。今年上半年,該鎮組織開展膜下滴灌、農機具使用、病虫害防治、舍飼育肥等短期培訓班13期,共培訓農牧民群眾600余人次。
以“學”興商,培養“商貿型”百姓。興商辦企當老板,創收致富不離鎮。一是發揮現代遠程教育的信息傳遞功能,進一步拓展百姓獲取信息和接受教育的渠道,介紹商業發展先進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引導和鼓勵百姓結合自身實際創業致富。二是加強對個體商戶誠信經營的宣傳力度,採取集中學和逐戶談等方式,對個體商戶進行誠信經營教育,不斷提高他們誠信經營理念,營造較好地商業環境。目前,土城子鎮依托交通等資源優勢,建起了一條長3000米的商貿一條街,在這裡開店的個體商戶達110多戶,私營個體經濟從業人員年收入萬余元。
以“學”惠民,培養“兩棲型”百姓。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該鎮出現了一批忙時種田,閑時打零工賺錢的“兩棲型”農民。對於這部分百姓,一方面,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宣傳黨的各項富民惠民政策,讓他們依靠政策增收致富。另一方面,深入挖掘致富能手和鄉土人才,組織實用技能較強、發家致富成效較突出的農牧戶,採取“一幫一”的措施,引導他們運用成熟的技術和經驗增收致富。同時,適時組織致富先進典型講經歷、傳經驗,激勵更多的百姓通過學習和實踐成為農村實用人才。目前,全鎮“兩棲型”農民達6789人,10000多人次,佔農村總勞動力的39%,務工總收入6000余萬元。
(內蒙古克旗黨建雲平台供稿 梁天宇 薛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