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縣委常委專題民主生活會召開后,遠安縣緊盯“四風”問題,立行立改,四化於行,以更緊密的聯系機制,更便利的服務方式,更迅速的工作效率,更務實的親民形象,切實以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教育。
進一步深化會議成果。以縣委專題民主生活會成功經驗,助推全縣學習教育、批評整改、服務群眾常態化。一是縣委常委帶頭定時限擬任務,完善縣委中心組學習制度促進理論學習體制化,簽訂“四風”問題承諾書促進整改銷號規范化,暢通“最后一公裡”促進親民為民常態化,迅速將會議成果轉化為實踐動力。二是啟動縣委常委針對縣級領導的“一對一”即時性聯系、個性化幫帶導師機制,高標准嚴要求,從上到下、從內至外,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到位。縣人大、政協、政府專題民主生活會相繼成功召開,現已進入縣直、鄉鎮等單位民主生活會分組分類試點籌備階段,計劃於8月初全面召開。三是繼續踐行和發揚“身在深山,發展理念、追求目標、工作標准比學沿海”的精神區位,大力弘揚“開放、進取、誠朴、大氣”的遠安精神,教育引導全縣干部群眾切實破除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小農意識,摒棄患得患失、怕苦畏難的惰性思想,始終保持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進一步優化聯系機制。圍繞“城鄉統籌年”主題,全面促進“干群一線連,城鄉一體化”建設,創新方式方法密切干群關系。一是全面抓好2014年“第一書記”、“經濟顧問”選派選聘工作,增設“第二網格員”選派項目,實現優勢資源下基層,部門領導、企業家和青年干部進村有路。二是暢通民意反饋渠道,設立“密切聯系服務群眾辦公室”,建立“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接訪機制,開通網絡郵箱、微信平台、訪問電話等線上媒介,鼓勵全縣人民“來吐槽、發牢騷”,實現意見建議上得去,人民群眾訴求有門。三是嚴格執行《關於鄉鎮干部“崗位在村(社區)、重在服務、責在連心”工作機制的實施辦法》,理順“第一書記”、經濟顧問、駐村(社區)干部、新農村建設工作隊等各類在村工作力量關系,協助村(社區)“兩委”班子抓好基層工作,形成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的工作合力。
進一步強化為民服務。圍繞“衣食住行、業教保醫”八字經,強化為民服務宗旨,特別是要加大對基層群眾的服務力度。一是整合網格化服務平台。融合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電子農務、便民服務“四大模塊”, 接入計生、國土等100多個事務辦理單位,延伸便民服務觸角,下放服務權限至鎮、村一線,達到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鎮鄉的效果。二是整合鎮村資源。建立三個中心、三個站和三支隊伍,以村小組為單位劃分網格495個,推選網格管理員108人,網格信息員495人,健全鎮村服務體系,同時選聘35歲以下青年干部218人擔任“第二網格員”強化服務力量。三是切實關注基層民生服務。試點啟動“百千”工程(“百名黨員結對千名群眾”志願服務),分層開展幫扶活動。開辦陽光家園和陽光超市,關愛留守兒童、方便基層群眾。建設陽光廣場和陽光長廊,豐富娛樂項目、提高生活品質。開通陽光熱線和陽光信箱,暢通交流渠道、促進政通人和。目前,全縣共確定涉及農村水、電、路等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209項,已完成180項,落實資金4378.6萬元。
進一步細化監督管理。堅持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細化各項制度規定,加強對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的嚴格管理,始終保持反對“四風”的高壓態勢。一是細化“三短一簡一儉”措施,堅決取消無實質內容、無實際作用的會議活動和文件簡報,徹底整治“文山會海”問題。“四大家”帶頭套開會議,開短會、發短文、講短話,力戒“長空假”,倡導“短實新”,並通報縣食藥局簡報超篇幅問題。二是嚴格執行厲行節約各項規定,堅決杜絕超標接待、同城吃請、午餐飲酒、公車私用等行為,加強節約型機關建設,規范電子政務平台運行。縣委院子破除深衙大院舊陋格局,拆除圍牆建1.2萬平方米的市民活動廣場。79家單位共清理辦公用房79290平方米。28家單位更換1200余盞LED節能燈,每年可節省電費約5萬元。查出公車私用3次懲處5人。三是嚴明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和群眾工作紀律,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健全完善懲防機制,加大案件查處力度,確保陽光用權、公正用權、廉潔用權。縣財政嚴控村級辦公經費,建立村級辦公經費違規舉報制度,逐步實現村級零招待費。定期隨機抽查,到行政服務大廳、縣醫院等服務窗口單位明察暗訪10次,聯合縣紀委、公安部門對娛樂場所突擊檢查5次。查處違反財經紀律問題2件、違反工作紀律問題1件,濫發津補貼問題1件,懲處相關人員和分管領導9人。
(湖北省遠安縣黨建雲平台供稿)